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交往。
B.余立侍左右,援疑 理 质:询问。
C.寓逆旅,主人日 食 再:又一次。
D. 白玉之环 腰:腰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 观 属予作文 寄之
B.手指不可屈伸,弗 怠 何陋 有
C.故余 愚,卒获有所闻 杀臣,不能绝也
D.余则缊袍敝衣处 间 复前行,欲穷 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少时家境贫寒,无力购书,只好向别人借书抄录来读,天寒手冷也不放松。
B."色欲恭,礼欲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写出了作者求学态度谦和,有自卑心理,以至于不敢出声。
C.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D.选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第Ⅱ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左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贞观政要》(节选)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①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②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注】①物:众人,此处指百姓。②斯须:片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
②神弗福也
③彼竭我盈
④恒令腹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一战 |
不以物喜 |
B.登轼而望之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C.公将鼓之 |
当思之在心 |
D.惧有伏焉 |
且焉置土石 |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林 深 则 鸟 栖 水 广 则 鱼 游 仁 义 积 则 物 自 归 之
(5)结合《<贞观政要>节选》和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谈谈对“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的理解。
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选自《孟子》)
材料二: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自习近平《之江新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 米粟非不多也 |
|
②委而 去之 |
|
(2)《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①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郎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Ⅰ联系课文。
序号 |
释义 |
课文 |
A |
或以宾王对 |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
B |
再三吟讽,因曰 |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
Ⅱ查阅字典。
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嘱托,嘱咐;
③zhǔ 劝请,邀请;
④shǔ 种类;
⑤shǔ 官属,部属;
⑥shǔ 隶属,属于。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 年 夜 久 不 寐 而 吟 讽 其 苦 何 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4)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百里外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文言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 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 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管夷吾举于士
②困于心衡于虑
③病虽愈
④四夷俱服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②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译文:
(3)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 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不可得 |
竟然 |
B.尔辈不能究物理 |
事物的道理、规律 |
C.佯败走 |
假装 |
D.而绝其粮道 |
截断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 |
介词,在 |
B.如其言 |
代词,他(的) |
C.以天下莫能当 |
连词,因而 |
D.而括易言之 |
连词,表转折 |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 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山门圮于河
②湮于沙上
③如是再啮
(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①一老河兵闻之
②当求之于上流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众服为确论。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①. 未尝有喜 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 ②素琴一张,弦徽 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愠 辍 但
(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高卧北窗 下。
答句:
(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
宋狄武襄青 ①征依智高 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的,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襄 驻节而祷之
② 俟凯旋
③败智高 师
(2)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诸青纱笼覆,手自封焉。
(5)狄青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先帝称之曰能 |
吾能用之 |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C.此所以失天下也 |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
收而攻蕲,蕲下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虞公曰:"吾享祀丰洁 ①,神必据 ②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 ③,惟德繄 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 ⑤,将在德矣。若晋取虞 ⑥,而明德以荐馨香 ⑦,神其吐 ⑧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 ⑨,曰:"虞不腊 ⑩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释】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②据:保佑。③易物:改变祭品。④繄(yì):句中语气词。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ɡuó",即虢国。⑦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⑨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⑩腊:岁终祭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乡人曰 其: ② 德是依 惟: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弗敢专也, 以分人 |
吾享祀丰洁,神 据我 |
B.皇天无亲,惟 是辅 |
斯是陋室,惟吾 馨 |
C.肉食者谋 ,又何间焉 |
遂袭虞,灭 |
D.可 一战 |
宫之奇 其族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 "可知,乙文从" "可知(用原文作答)。
(5)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说说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 ① 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② ,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 ③ 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 ④ 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时号"李社"。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
【注释】:①羸服:贫贱人的衣着。②窭:贫寒。③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④橡栗:橡树的果实。
(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B.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C.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D.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 |
B. |
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 |
C. |
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 |
D. |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多次经历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 |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
②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荷担者三夫
②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③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④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
D.始龀,跳往助之 |
王终遣之 |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5)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 ;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