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 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 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 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 ,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 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 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 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羡/施氏之有

B.

孟氏/之一子之秦

C.

当今/诸侯力争

D.

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抚   

②反   

③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来源: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城威王彰 ,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 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 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 ,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少 射御,膂力过人   

②此一夫之用,何足   

十万骑驰沙漠   

坚执锐,临难不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好乘汗马击剑

云归 岩穴暝

B.此一夫

甚矣,汝 不惠

C.使各言

真无马邪

D. 将奈何

吴广 都尉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赏必行,罚必信

(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来源:201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1﹣4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云归而岩穴   

②醉翁之 不在酒   

③山间之四   

颓然乎其间者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友谊赛与客来饮

皆以美 徐公

B. 自号曰醉翁也

公问其

C.杂 而前陈者

满坐寂 ,无敢哗者

D.射 中,弈者胜

陈胜 ,阳城人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请在①②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常用它来表达什么意思。

(5)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

来源:2017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4分)

①既克,公问其故。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孔子云:何陋之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作战中两次善于抓住战机、出奇制胜,请结合相关文段,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加以概括。(2分)

(4)结合本文,说说在你心目中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国君。(3分)

来源:2016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山门 于河

  

于沙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求石兽 水中,竟不可得。

  

②沿河求 ,不亦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

译:   

(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来源: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你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③阙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②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4)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 .其地杂番 ,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 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 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 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心   

②继盛 子弟秀者百余人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3)"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

来源: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滕子京 守巴陵郡   

②前人之述   

暮冥冥   

④至若春和   

(3)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

(4)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5)《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来源: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 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 ,盗之源也。一源慢 ,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盗可   

②衣食不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2)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

B.

或王命急宣

C.

或以钱币乞之

D.

或异二者之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4)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来源:2016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

冽:

  

②影 石上

布:

  

而从者

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心乐

千里者

B.不可知

如土石何

C. 其境过清

中有足乐者

D. 记之而去

石性坚重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其岸势犬牙差互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

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

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纸,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

"凄神寒骨,悄怆幽"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来源: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来源: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又何间(jiān)焉

B.

牺牲玉帛(bó)

C.

下视其辙(zhé)

D.

望其旗靡(m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小大之狱②遂逐齐师

③公问其故④夫大国,难测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4)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来源:2016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伛(yǔ)偻提携

B.

山肴(yáo)野蔌

C.

射者中(zhōng)

D.

觥(gōng)筹交错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弈者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来源:2016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

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

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来源:201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欣然规往   

(2)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来源:201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