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享》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
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怀古永志之词。 |
B. |
"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
C. |
下阙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
D. |
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问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 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②。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词的上片通过 、云物俱鲜、 表现"西湖好"。
(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
B.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
C. |
"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
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悠哉悠哉,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知不足,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衣裳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冷点能让炭卖个好价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李白《送友人》补充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各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濉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
(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默写。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2)风烟俱净, 。(吴均《与朱元思书》)
(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4)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挚友远在天南海北却心意相通的千古名句是:“ , 。”
(7)老人站在深秋的寒风中,抬头望月,想起久违的家乡亲朋,脑海中浮现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佳肴》)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礼记》《大道之行也》)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默写古诗文。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 ,善行者究其难。(《荀子》)
(5)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万物有节,生命有节。做人当如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松柏,“ , ”,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默写。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5)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推己及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的诗句表达他的济世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忧国忧民之情和毕生追求推至极点的句子是“ , 。”
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 | 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
B. |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
C. | “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
D. | 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②。
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1.本诗与杜甫的《春望》标题都有"望"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
2.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由此推断诗中空白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是( )
A. | 在 |
B. | 压 |
C. | 连 |
D. | 出 |
赏析诗歌《〈诗经〉二首》,完成下列各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5. 对下列句子中字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
B. |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
C. |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
D. | "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
B. | 《蒹葭》"所谓伊人""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
C. |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
D. |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
B. |
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
C.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
D. |
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类别 |
诗句 |
出处 |
思乡怀人 |
①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
咏史怀古 |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 |
杜牧《赤壁》 |
④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
登高抒怀 |
⑤念天地之悠悠, 。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2)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杜甫身居茅屋,仍怀揣"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范仲淹仕途受挫,仍坚守" , "(《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林则徐虽遭贬谪,仍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志。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