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春 草[宋]刘 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
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柳宗元的《夏昼偶作》一词,完成下面题目。(6分 )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是哪一个字?(2分)
请说说“山童隔竹敲茶臼”一句中“敲”的妙处。(2分)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①天。
绿池落尽红蕖②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①可人:合人意。②蕖:荷花。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
结合诗句,谈谈诗歌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解】①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②槲(hú):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③凫,野鸭。
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所展现的景象。②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客中夜坐 明 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诗人因看到那“落叶萧萧江水长”之景而生哀思,更因听到______(填诗句)而添悲愁。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②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③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篱落:篱笆。③蛱蝶:蝴蝶。
诗中用梅子黄、 、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周 密的古诗《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飞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郊野。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下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共5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是从( )出发,沿着( )行进,路过( ),到( )去。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什么?这一句话既有明写又有暗写,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又是什么?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到前线慰问作战将士,一个“单”字写出自己外放的孤寂。 |
B.颔联即景设喻,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写出自己孤独抑郁之情,贴切自然。 |
C.颈联运用对偶,平中见奇,以新鲜的直觉,写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色。 |
D.尾联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6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请再举一例说明。
历史事件(人物):
一般的看法:
我的看法: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小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最后两句所写内容。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全诗哪一个句子直接抒发了诗人思想情感?(2分)
这首诗善于通过特征性景物,表现出“早行”之“早”的特点。请结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试作简要分析。(4分)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3)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4)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诗的第1节用了四个比喻,这四个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的语言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3节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用了不同的动词。前句用了“贯”和“串”,后句用了“照”,试分析这两组动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4节中“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一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第2节中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理想,理想具有时代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