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课内探究: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评价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
D.用象征手法

第一节中的“明”和“现”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作者开始用“好像”,后来用“定然”,怎样理解这词语的变化?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一故事进行大胆改编?
你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写得好吗?为什么?
诗中写实的作用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
诗中划线的“浅浅”两个字怎样理解?理由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 调 歌 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2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

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人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传神,为世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本诗中“万籁”指____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砍头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砍头不要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只要主义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杀了夏明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后来人。
(1)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的秋景图。
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   ”和“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这首诗的作者       借“小小的花”抒发了                       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之情。
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知章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
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给诗中划线字注音。
院(    )       万(    )       钟(    )
诗中有四句诗被抽取了出来,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并运用诗歌对仗及押韵的知识,将它们排列为正确的顺序。
①山光悦鸟性       ②禅房花木深       ③曲径通幽处       ④潭影空人心
正确的顺序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末句中“但余钟磬音”的“但”字意思为“只”。
B.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
C.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
D.“潭影空人心”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