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           _____,_____         _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       __,             ,_______           _。
《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确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一首诗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浣(huàn):洗。②下:归也,作“回来”义。③留:居。

A.首联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以静写动,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突出表现了山村的和谐静谧之美。
D.尾联是诗人有感而发,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联系原诗全篇,回答问题。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甲乙两诗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相似点?
比兴手法是《诗经》抒发情感的常用的手法,请以这两首诗为例分别谈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次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总写北国雪景的是                             ,写虚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作赏析。
词的下阕“惜秦皇汉武”一句中的“惜”能否删去?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何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反复默读词的上阕,用自己的话描绘上阕所写的景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问题。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简析“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妙处。
                                                                              
作者在小序中说这是一首“壮词”,你觉得“壮”在哪里呢?
                                                                               
从全词来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砍头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砍头不要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只要主义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杀了夏明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后来人。
(1)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的秋景图。
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   ”和“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这首诗的作者       借“小小的花”抒发了                       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之情。
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知章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
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