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一个“   ”字写出了荒芜之景,令人满目凄然。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后面的小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阕写作者眼中之景,一个        字将凄清、愁闷之情展露无遗;下阕
        二字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请简要说说作者用“月如钩”作词的意象,希望传达什么意思?全词又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5分)
西 江 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词的上下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王维的《春中田园作》一诗,完成下面各题。(共8分)
屋上春鸠 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 ①鸠(jiū):斑鸠。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chān):探测、察看。④临觞(shāng)忽不御: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 
诗中描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物?
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题目。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
诗中        字突出了春夜山涧的特点。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完成题。 (共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紧扣“ 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请你简要赏析“割”字的表达效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讲究修辞、字斟句酌的有名例子。据说他由最初的“到”、“过”、“满”等字到最后的“绿”字,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诗人为什么用“绿”字?请你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甲、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什么情感?
                                                                              
                                                                              
甲诗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做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砍头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砍头不要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只要主义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杀了夏明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后来人。
(1)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         的秋景图。
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   ”和“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这首诗的作者       借“小小的花”抒发了                       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之情。
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知章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
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