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知章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           的形象。
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平叛安史之乱后第二年(764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杜甫在这两首诗中描写了春景,同中有异。
同:从描写的内容来看,都描写了浓艳的花、美丽的鸟等春景;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都运用              。异:从画面整体基调来看,《春望》描绘             的画面;《绝句》描绘了                    的图画。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春望》                                                                    
《绝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后面的小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阕写作者眼中之景,一个        字将凄清、愁闷之情展露无遗;下阕
        二字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请简要说说作者用“月如钩”作词的意象,希望传达什么意思?全词又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饮酒》。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融叙事、议论              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2分)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中的“见”字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完成题。 (共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紧扣“ 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请你简要赏析“割”字的表达效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出出自此诗的两个成语。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题。
赏析《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我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问题。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