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注释】①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②萧洒:同“洒”

(1)诗人拜访李处士是在什么季节?

(2)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士的形象特点。

(3)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赠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来源: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来源: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

宴词

柳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          

【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②棹:zhào,船桨。

(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  

来源: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兵衡山,为五岳之一。

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

C.颌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来源: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来源: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一种乔木;②茗:茶的雅称。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2)【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来源: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来源: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归园田居》,完成下列各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理荒秽(注音:  解释:  

②荷锄归(注音:  解释:  

(2)诗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来源: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