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1)乙诗前两句 。
【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 ①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
B. |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
C. |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
D. |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
枕 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
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
微闻钟磬声。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
B. |
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C. |
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
D. |
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
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 |
B. | 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 |
C. | 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 |
D. | 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 |
(2)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 |
B. | 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 |
C. | 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 |
D. | 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 |
古诗阅读
题江湖伟观
刘黻①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②,千年王气到钱塘③。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①刘黻(fú):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题目中的“江湖”,指钱塘江、钱塘湖。②魏阙:高大的楼观,代指朝廷。③钱塘:临安的别称。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柳残、荷老、客孤,从物到人,给人以孤独哀伤之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
B. |
颔联用“万井人烟”“千年王气”写出南宋朝廷统治下临安的太平景象,表达诗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
C. |
尾联中“北望中原在何所”表达出诗人对故土收复无望的迷茫与哀痛。 |
D. |
诗歌描绘的临安城有荒凉之景,也有繁华之象,隐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安于现状的讽刺和不满,突出其忧国伤己的情怀。 |
(2)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江远归舟动夕阳”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①离披:零乱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诗人头戴斗笠穿行于山中,“宜”字写出了“野行”的愉悦。 |
B. |
“溪云”句与“山雨欲来风满楼”都写山雨将至,而景象全然不同。 |
C. |
颈联写雨中行,“任”字以马喻人,表现了诗人遇雨的从容与泰然。 |
D. |
这首诗从多角度着笔写山雨,情感真切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
(2)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尾联所描写的雨后景象。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
杨杰
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
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
③东关:关隘名。
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2)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B.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C.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2)有学生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为毕业赠诗送给同学,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任务:
(1)将【板块一】【板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参照其他板块,为【板块一】拟写一个主题词。
(3)阅读【板块三】中《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备选诗歌】
(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乙)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
战争类古诗词·主题整理单 |
【板块一】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①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点评:写军营生活,展现了豪气满怀的将军形象。 ②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点评:诗人被俘之后,视死如归,诚如孟子所言"二者不可得兼,③ ▲④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点评:诗人追述征战生活,心系收复中原大业,有"三军可夺帅也,⑤ ▲"的豪情。 【板块二】家书难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点评:战事频频,亲人离散,生死不明,忧虑无限。 ⑥ ▲, ▲。(岑参《逢入京使》) 点评:诗人赴边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托其传口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 【板块三】边塞乡思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①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②。借问落梅 ③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根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②闲:这里有清幽之意。③落梅:指笛曲《梅花落》,表达离情。 ①我选( ▲)默写:(首句), ▲。▲,▲。 ②组合理由: ▲ |
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