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表达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8分)
马年伊始,央视“家风是什么”的随机采访节目引发公众热议。但“家风是什么”,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甚至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以“重拾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能代表古人“家风”“家训”的文本。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则,并根据示例写出它的含意及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3分)
①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③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④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yàn:晚,迟)起为第一义
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选示例: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它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精神。
我选                                                               
在你的班上有同学对“重拾家风”不以为然,提出反面观点,他认为: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家风大多是要把人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现实社会常常是“老实人吃亏”。请从正面谈出你的观点,强调“重拾家风”的重要性。(3分)
学校要为宣传窗出一期关于“家风”的专版,请你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官、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我省“状元村官”,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官,这又惹来所有人的瞠目。2010年6月,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
假如你是校长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50个字以内)
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襄阳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星期六,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社区做保洁工作。小明认为卫生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我们去保洁只会助长居民的懒惰。作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你将这样劝说小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与应用: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 “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红绿灯更是保障行人和车辆秩序井然的有力工具。但是近年来,行人因闯红灯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为此湖南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近日共同发起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6、: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材料1:据湖南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全省交通事故致死的5000多人中,因车辆、行人闯红灯导致118人命丧车轮下,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导致180人死亡。
材料2:来自长沙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材料3:今年3月1日起,湖南省宣布对8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惩,3月21日,湖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从3月1日实施严管以来,湖南全省已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11万起,其中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为8283起,过马路不走斑马线1622起。”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机动车闯红灯的6757起。
探究发现一:                                                        
探究发现二:                                                                                                                                                    
:在现实生活中,你看见“中国式过马路”的人正准备过马路,你会说:
:请拟一条以“遵守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宣传标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丰润中学校团委于3月5日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学习雷锋,美化环境”活动。
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活动的情况。(自拟题目,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150—20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作文
很快你就初中毕业了,三年来,你的妈妈和爸爸为你学习与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请你给妈妈(或爸爸)写一段感谢的话。
要求: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言准确得体,不出现真实姓名,不超过20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运用(共6分)
【我参与 我知晓】 
材料一:“我家在河东,而工作单位却在河西。现在,我坐公共汽车上班,每趟耗在路上的时间至少得1小时。要是赶上堵车,两个多小时也是有的。”市民夏先生说, 地铁开通后,他就不必再担心因堵车而上班迟到了。
材料二:有一位资深媒体人士说:“地铁的开通当然会给市民生活带来一定的改变,地铁带来的便捷,人们和家人可享受更多的幸福时光,朋友有更多相聚时刻。 它的建设将会让我们城市的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
材料三:“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家住高铁新城白沙湾嘉园小区的符先生,对于地铁二号线的运营充满期待。“我是盼着地铁开通后房子升值,升值后我再把房子卖掉,在河西再买一套。”记者调查发现,近期长沙二手房市场地铁房源并不多,不少市民“捂房不卖”,坐等地铁的开通带来物业的升值。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地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速度,还有城市的格局。地铁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区域距离,也就拓宽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地铁延伸到哪里,财富就涌向哪里。其实,地铁打通的不只是一条交通路线,还打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
请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结合你的探究,说说“地铁时代”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好处呢?请至少写两点。
                                                                           
                                                                         
【我关心 我建议】
①、长沙即将进入“地铁元年”,在地铁票价定价听证会上 ,消费者代表刘岳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学生和老人比较多,因此她希望对学生和老人能有票价的优惠措施。
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具体建议?请提出至少一条。
                                                                            
②、为了提醒乘客文明乘坐地铁,安全出行,有关部门向市民征集“温馨交通提示语”, 请你拟写一条,字数在15字之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为这幅漫画拟一标题,不超过7个字。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语交际。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春节,中学生莉莉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在正确理解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莉莉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她的话。(3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读经典,请你从《论语》、《西游记》、《名人传》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惟妙惟肖、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针对“现代阅读风气不盛”的现状,请你结合下则材料,给家长提两条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建议。
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O一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天花费约22.78分钟陪孩子读书,有43.2%的家庭平均每天由家长陪孩子读书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上。近四成(39.4%)家长半年内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27.1%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有近三成(27.9%)的家长表示从未带孩子逛过书店。
①、                                                                  ;
②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 分)
兴化某学校七年级(2)班要开展一次以“千垛菜花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0字之内) (2分)
我们兴化是一个农业大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野生动物很多,请列举出其中的两种。假如你看到家人在家里或饭馆里吃野生动物,你该怎样劝说他们呢?(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志愿者服务队在清洁活动结束后,召开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总结会。会上主持人提出,清洁家园,还应该清洁文化环境。主持人出示了一则材料:
八达岭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融水的不少风景区,如老子山、贝江景区也处处可见游客留下的“XXX到此一游”等字样。
某些国人喜欢在中外风景和文化古迹上涂鸦,并引以为荣,认为可以名流千古。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
你的看法: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达与交流 
21、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老人摔盘子离席”这一事件的看法。(80字左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
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
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题:
辩题:正方:“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反方:“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
主持人:有人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手机,在我们打开它的一瞬间,弹出窗口跃入我们眼帘的无一不是图像。我们无法否认图像处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读图”大行其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进行观点陈述。
【观点陈述】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首先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进入“读图时代”,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知识、新闻、故事、娱乐等信息的需求。其次,图像直观、使人印象深刻的特点节省了阅读时间。还有,在解释真相、还原真相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即所谓“有图有真相”。最后,图像传播能够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只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啃书本要轻松省力许多。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图像的特点是浅显易懂,人们面对图像往往缺乏深入的思索和品味,而是被动地接受。曾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思维能力的下降。不仅如此,“读图”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会因之而退化。文字的阅读给读者提供跟多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读图正是缺少这样的“留白”。另外图像充斥电视和网络,许多儿童是由电视图像“抱大”的,不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影视的感官刺激中不能自拔,可以说,人们为读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偿失。
【自由辩论】
主持人:下面进入自由辩论,时间5分钟,由正方开始。
正方二辩: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之前,也是用图的,所谓“结绳记事”就是形象思维、直观思维。例如一份繁琐的工作文件,如果加入一个树状图,各项步骤立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可以缩短阅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反方二辩:我们不否认图像的便利,但是当“读图”大行其道,媒体、网络就会刻意迎合读者庸俗、猎奇的心理,制作各类虚假浮夸的图像,使标题夸大其词,使图像充斥眼球。我们就会分不清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真实。
正方三辩:我想问一下对方辩手,如果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光用文字的方式看起来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电影电视都变成了文字,那我们不是退回到以前去了吗?
反方三辩: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而且事实也不可能这样。很多人把电影、电视统统归为图像,他忘掉了文字在里面,文字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没有文字的图像传播是无法想象的。
正方四辩:图像,并不仅仅只局限在一个很简单的卡通,或者是广告里面,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当我们观看新闻报道、足球比赛的时候,我们几乎全程现场目击,这是因为我可以看到大量现场的图像。“读图”使我们长见识,使我们与这个世界同步。

反方四辩:(出示图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网,对11671人进行调查,由图可见当今学生阅读名著方式的状况是:                                  。图像始终停留在简单浅显的层面,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掩卷沉思,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去历险,去遨游。看10万条精美的广告和看10万本书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正方三辩:但我们不能否认,在历史上,人类屡屡因为某些文本信息的丢失和文本理解的错误而蒙受巨大的损失,至今仍无法弥补。如果秦朝就有读图时代,相信我们对历史、对文物、对当年生活场景等等的了解,会比现在好很多。人们可以看图,而不必通过看文字来了解历史真相。
【总结陈词】
主持人:自由辩论时间已到,请双方辩手进行总结陈词,从反方开始。
反方四辩:我方坚持认为“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在今天,与其说“读文”是火种,还不如说是一种精神食粮,满足了人们深层思考的需求,这就是“读文”所代表的使命。
正方四辩:我们最终的结论是,“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主持人:今天的辩论就要结束了,但是这个话题,将一直受人关注。我手头就有一本刚刚出版的图画版《红楼梦》,整页整页都是精美图画,只在这小角落里有一点点文字。请问在座的听众们,喜欢这样的《红楼梦》吗?这个问题就留待大家回去思考。
仔细阅读全文,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

A.读图时代 B.“读图”大行其道,弊大于利
C.“读图”大行其道,利大于弊 D.关于“读图”利与弊的辩论

反方四辩在【自由辩论】中出示了一个图表,请你根据图表,探究当今学生阅读名著方式的状况,填入该段空格内。
请结合下面材料,仿照【总结陈词】部分反方四辩的话,补充正方四辩的总结。(4分)
材料:在今天,有人说“读图”是一种快餐文化,但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读图”是在一定层面上的大众的文化传播,满足人们日益快捷的生活需要,“读图”时代的来临可以说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针对主持人最后所提的问题,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观众,你会如何回答?请结合本文,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