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治水必躬亲 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泥于掌故 掌故: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 相度:
③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
④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举: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②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治水为什么“必躬亲”?(2分)
从“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中,你看到了海瑞的哪些品质?(2分)
为了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人皆伏其精练 ( ) ②旬日子方皆尽 ( )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 )
翻译。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
古文阅读
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
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理解填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4分)
【甲】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春和景明 景: ②士大夫莫敢往别 莫:
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②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 译: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一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答:
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甲】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乙)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②,见义勇为,虽机阱○3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4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5,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6而不扰,故所至民便○7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天资刚劲:生性刚直3机阱:陷阱。
4枉直乖错:冤假错案5润身:修身养性6宽简:宽松简易。7便:安逸、安适。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虽机阱在前/虽几狗不得宁焉 | B.读书辄成诵/饮少辄罪 |
C.或问“为政宽简-----何也?”/或异二者之为 | D.及冠/及郡下 |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方 贬 夷 陵 时 无 以 自 遣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2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 B.万夫敛手(收) |
C.陛下废万机(废除) | D.诚非所宜(应当)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 )
A.遂笑而释之而旗尾略不沾湿 |
B.后从猎于高陵相与步于中庭 |
C.实谓惩其奢淫其恕乎 |
D.今于隋宫之内忘路之远近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苏世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万子:王绥,字万子。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 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 何以都不闻消息( ) ③ 语时了不悲( )
② 山简往省之 ( ) ④ 简服其言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⑵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答: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①
②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比较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1)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2)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3)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体:体悟。(2)虚受:虚心接受。(3)实:充实,充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②陶后鲜有闻
③竹本固 ④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驱之别院。 |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邑八景之一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
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一日召漕使②,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③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公帅定武④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然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
注释①大名:古地名,大名府。②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③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④帅定武:担任定武(今河北省定县)统帅。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开宴召客(宴会) | B.吏且伏地待罪(罪恶) |
C.烛然公须(点燃) | D.则已易其人矣(换)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A.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仁以为己任 |
B.何罪之有知之为知之 |
C.坐客皆愕然然数年恒不一见 |
D.俄为一吏误触倒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结合具体材料,说说韩魏公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小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三)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②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③国子监④。 (《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1)睹里中儿读书 (2)因语兄 (3)益自刻厉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长跪而谢之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仿照示例,请从A.B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一个朗读设计。
温馨提醒:朗读设计的脚本丰富多样,但以体现你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为佳。
示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朗读设计:应读出威胁的语气,突出重音“天子”、“百万”、“千里”,表现秦王炫耀自己的强大的权势,想要威胁唐雎,使他屈服,要展示出秦王凶狠残暴的性格。
A.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B.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选择 句。我的设计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驱之别院。 |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邑八景之一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