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将边长为256的正方形OABC依次作位似变化,经第一次变化后得正方形OA1B1C1,其边长OA1缩小为OA的,经第二次变化后得正方形OA2B2C2,其边长OA2缩小为OA1的,经第三次变化后得正方形OA3B3C3,其边长OA3缩小为OA2的,......,按此规律,经第n次变化后,所得正方形OAnBnCn的边长为正方形OABC边长的倒数,则n= .
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定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连接MN.
(1)若△BMN与△ABC相似,求t的值;
(2)连接AN,CM,若AN⊥CM,求t的值.
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它的斜边AB=8cm,里面空心△DEF的各边与△ABC的对应边平行,且各对应边的距离都是1cm,那么△DEF的周长是( )
A.5cm | B.6cm | C.(6-)cm | D.(3+)cm |
问题提出
如图①,已知直线l与线段AB平行,试只用直尺作出AB的中点.
初步探索
如图②,在直线l的上方取一个点E,连接EA.EB,分别与l交于点M、N,连接MB.NA,交于点D,再连接ED并延长交AB于点C,则C就是线段AB 的中点.
推理验证
利用图形相似的知识,我们可以推理验证AC=CB.
(1)若线段A.B.C.d长度均不为0,则由下列比例式中,一定可以得出b=d的是
A. B. C. D.
(2)由MN∥AB,可以推出△EFN∽△ECB,△EMN∽△EAB,△MND∽△BAD,△FND∽△CAD.
所以,有,
所以,AC=CB.
拓展研究
如图③,△ABC中,D是BC的中点,点P在AB上.
(3)在图③中只用直尺作直线l∥BC.
(4)求证:l∥BC.
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5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如图所示,若此时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则树高为( )
A.9.5米 | B.10.75米 | C.11.8米 | D.9.8米 |
如图所示,棋盘上有A、B、C三个黑子与P、Q两个白子,要使△ABC ∽△RPQ,则第三个白子R应放的位置可以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
B.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
C.两个位似图形一定在位似中心的同侧 |
D.位似图形中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互相平行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9,AD=12.动点E从点B出发,沿线段BC(不包括端点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C运动;动点F从点C出发,沿线段CD(不包括端点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D运动;点E、F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连接A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M,再把AM沿AD翻折交CD延长线于点N,连接MN.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BE∽△ECF;
(2)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刻使AE⊥AN?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运动的过程中,△AMN的面积是否变化?如果改变,求出变化的范围;如果不变,求出它的值.
如图,坐标原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顶点A的坐标为(1,t),AB∥x轴,矩形A′B′C′D′与矩形ABCD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点A′,B′分别是点A,B的对应点,.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n是实数)无解,在以m,n为坐标(记为(m,n)的所有的点中,若有且只有一个点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k•t的值等于( )
A. | B.1 | C. | D. |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 )
A.∠AED=∠B B.∠ADE=∠C
C.= D.=
(满分14分)如图,已知,,点从点开始沿边向点以的速度移动,点从点开始向点以相同的速度移动,若、同时出发,移动时间为(0≤≤6).
(1)设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2)当的面积最大时,沿直线翻折后得到,试判断点是否落在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3)当为何值时,与相似.
如图,在△ABC中,AB=AC,DE∥BC,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D=AE | B.DB=EC | C.∠ADE=∠C | D.DE=BC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