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 是事实,② ③ ④ 是推论      
B.② 是事实,① ③ ④ 是推论
C.③ 是事实,① ② ④ 是推论          
D.④ 是事实,① ② ③ 是推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有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她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她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ρ=19.3×103 kg /m3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助小丽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__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cm3
(4)通过计算饰品的密度,可以确定饰品    纯金的。(填“是”或“不是”)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奥运“福娃”将足球踢出去的情景。

 
福娃在比赛中,踢出了“直线球”与“香蕉球”,这两种球的运动轨迹和旋转情况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                    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效果;
(2)除了上面两点知识外,这里还蕴含着其它物理知识,请你再写出两点:①                         ;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液体的密度ρ/(103kg/m3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物体的重力G/N
测力计的示数F/N(在液体中)
浮力F/N
1
0.8
50
0.70
0.30
0.40
2
1.0
50
0.70
0.20
0.50
3
1.2
50
0.70
0.10
0.60
4
1.0
60
0.80
0.20
0.60
5
1.0
70
0.98


(1)第5次实验中,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的①、②两处的数据应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3)实验中,两个分探究共用的一组数据是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这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的哪一个条件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⑴请你在左边方框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⑵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②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      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图。(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4)实验的结论是:①                                                。    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棉布表面相对木板表面较粗糙)
(1)每次实验时,必须控制物体在水平木板(或棉布)表面上做____________运动。
(2)请将表格内空缺处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表明: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或2与4)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报告。

【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分别把图中电路图的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实验】:在连接电路之前,______应该断开。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小明发现两灯正常发光,但在A处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在B处电流表指针偏向左边没有刻度的方向,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后,小明测得A、B、C处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请从电流表中读出A、B、C各点的电流值填入下表。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结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1)小明的猜想是正确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W左右.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_____的量程。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5)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中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完整.

电压 U/V
1.0
1.5
2.0
2.5
3.0
3.8
4.0
电流 I/A
0.18
0.2
0.22
0.25
0.28
 
0.32
电功率P/
0.18
0.3
0.44
0.625
0.84
 
1.28
灯泡发光情况
很暗 ——————→ 暗  ————→     正常发光 →很亮

(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__________ 决定的,且_____________,灯泡发光越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 是事实,② ③ ④ 是推论      
B.② 是事实,① ③ ④ 是推论
C.③ 是事实,① ② ④ 是推论          
D.④ 是事实,① ② ③ 是推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m (g)
100
200
300
400
500
G(N)
1
2
3
4
5

 
(1)在右图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以重力G为纵坐标进行描点并连线;
(2)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              N/k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               .

(2)如图14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        cm 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         、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14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

来源: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6甲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有:电源(输出电压为6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 ,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 、25 Ω)和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偏到零刻度线左边,如图16乙,原因是                         

(2)正确连接电路,用上述5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到5组数据,作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象如图16丙。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3)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改变横坐标,处理数据后画出电流I与      的关系图线。

来源: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