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关于科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总结出了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
B. |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C. |
伽利略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
D. |
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微观世界里常用的单位是“埃()”、“飞米(fm)”,1="10-10" m,1 fm="10-16" m。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的直径只有1 fm,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如果能用氢原子一个挨一个地串成一条1 μm的微型珠链,则需多少个氢原子?
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
B.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
C.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D.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10-2 m="0.125" m |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
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事实②③,推论①④⑤B.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C.事实①③⑤,推论②④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B.用速度公式来引入功率公式
C.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D.探究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 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A. |
若 、 、 的质量相同, 的体积最大 |
B. |
若 、 、 的质量相同, 的体积最小 |
C. |
若 、 、 的体积相同, 的质量最大 |
D. |
若 、 、 的体积相同, 的质量最小 |
我们已学习了多种物理方法,下列探究实验涉及的方法中,其中一个与其余不同的是
A. |
探究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
B. |
探究通过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其电阻大小的关系 |
C. |
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
D. |
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间的关系 |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 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B.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C.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D. |
ρ 甲>ρ 乙,p 甲=p 乙 |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中学生正常体温约为 |
B.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
C.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 |
D. |
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 |
对图中的电热水壶涉及的物理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壶嘴设计得比壶身略高,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
B. |
胶木把手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
C. |
壶盖上开有小孔,主要是为了排除水蒸气 |
D. |
加热管安装水壶下方,应用了密度知识 |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先上浮然后下沉
C.浮力变小,一直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是
C.一支新 铅笔的长度约是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将一个密度为 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 和 ,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和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