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于是,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冰棒。小明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到冰棒在向下冒“白气”,他把这根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你能就上述三个现象的成因做出解释吗?
(1)“白花花的粉’的成因是                                      
(2)“白气”的成因是                                            
(3)“冒汗”的成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暑假里小明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刚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小丽同学,想和他们一起用物理方法来探究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
A.小宇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导电性的方法来鉴别
B.小丽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的方法来鉴别
C.小明提出: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温度的方法来鉴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宇提出的鉴别方法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2)小明家中正好有一支温度计(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下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小明家中的其他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请你从小丽和小明提出的方案中,合理选出一种并设计实验步骤,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
你选择的方案是:    (选填“B”或“C”)
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是:                                            
                                                                          
(3)除以上方法外,你认为可能还可以用什么物理方法来鉴别。请说出其中一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①和卫生纸②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a)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 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 (只要求写出一条)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0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形,如图1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水沸腾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示数是   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图1(a)所示,O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   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   分钟记错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0
102
102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7(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_____________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上述制作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导致不能调节易拉罐的转速,影响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请你对电路装置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甲)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      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信息填空:(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①物质的状态是由       决定的,假设某时刻温度为
-2500C时,则此时氢为       态,氧为     态;
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液氧和液氮,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依次分离出来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烛蜡熔化特点”、“冰熔化特点”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甲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乙的温度
-3
-1.5
0
0
0
0
1.6
2.4
丙的温度
97.0
97.5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    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冰,乙是烛蜡,丙是水           C.甲是烛蜡,乙是冰,丙是水
B.甲乙都是晶体                       D.甲乙都是非晶体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温度升高,不断吸收热量          B.乙温度不变,但还在吸热
C.丙温度不变,所以不在吸热          D.乙的固态不断减少,液态增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中,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1
30
0.57
4

1
30
0.69
5

2
10
0.46
6
 
2
 
1.14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继续验证(2)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