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如果两力方向相同,其作用效果相当于只受一个F=F1+F2,我们把F叫做合力,F1、F2叫做分力.小明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存在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从B处伸长到C处,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 ,应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
(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选填“等于”或“不等于”)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
(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2)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1,电压表的示数为 ;
(2)如图2,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 倾倒;
(3)如图3,更换电阻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则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与 的关系;
(4)如图4,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 。
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乙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4)若小宇还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他接下来应改变拉动铁块(木块)的_________进行实验
(5)小宇在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楚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 的存在;
(3)如图a,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 。
(4)如图b,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 ;楚明根据此现象很快完
成了老师部置的思考题。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思考题:如图c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打开阀门,水不断从小孔中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小阳同学手拿一小球在空中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因为重力大于空气阻力,小球的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于是小阳得出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力的合力方向一致。”请你还利用原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阳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由于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36000 km,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时间(23 h 56 min 4 s)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3颗相距120°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10 GHz频段,即微波频段。
(1)卫星通信是远距离的无线通信,要从卫星上接收信号必须在地面上建立__________。
(2)关于同步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
B.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一周 |
C.同步卫星固定在空中一直不动 |
D.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越多越好 |
(3)频率为1—10 GHz的电磁波对应的波长是多少?
(4)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多长时间?
(2014·贺州)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
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一根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小华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他是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的。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保持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N.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 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
|
|
|
|
水 |
不能 |
不能 |
能 |
能 |
浓盐水 |
不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 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 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 (填“高”或“低” ,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 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 。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4·株洲)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 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 ,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6分)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⑴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⑵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
⑶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选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W2。
⑷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