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力和机械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乐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
较大,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弹簧测力计还应沿__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数量足够的钩码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处在     平衡状态,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B向     (选填“左”或“右”)调。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请将表头栏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臂L1/m
阻力F2/N
       
1
2
0. 3
3
0.2
2
4
0.4
8
         
3
5
         
6
0.25

(3)本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某科学研究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本实验均使用轻质杠杆)

实验1:在直杠杆水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记录多组数据。得出: F 1 × s 1 = F 2 × s 2 (注 : s 1 s 2 分别表示支点 O F 1 F 2 的作用点的距离)。在直杠杆倾斜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该结论适用于所有平衡时的杠杆吗?

实验2:科学研究小组用一侧弯曲的杠杆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移动钩码,改变钩码数量,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格数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成立,但发现一个新的等量关系,即:   

实验次数

F 1 / N

s 1 / cm

F 2 / N

s 2 / cm

l 2 / cm

1

1.0

10.0

0.5

21.3

20.1

2

1.5

20.0

1.0

31.7

29.8

3

2.0

30.0

2.5

25.5

24.0

s l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两个量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哪个量才是有价值的呢?研究小组的同学观察到:支点到 F 1 的作用点的距离 ( s 1 ) 与支点到 F 1 的作用线的距离 ( l 1 ) 是相等的。研究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实验。

实验 3 :

①移动钩码,使杠杆   ,并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②记录 F 1 s 1 l 1 F 2 s 2 l 2

③改变钩码数量,移动钩码,记录杠杆处于平衡时的多组 F 1 s 1 l 1 F 2 s 2 l 2

④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弯杠杆的平衡条件。

最后,通过科学思维,得出所有杠杆的平衡条件都是: F 1 × l 1 = F 2 × l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用于解释许多杠杆应用,如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就可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合理解释。

请回答:

(1)在研究一侧弯曲的杠杆时,发现的一个新的等量关系是   

(2)将实验3中的①填写完整。

(3)"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科学上被称为   。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建立这一科学量的价值。

(4)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的原因是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若使如图1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

(2)实验时,在已调平衡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次数

动力     F 1 / N

动力臂     l 1 / cm

阻力     F 2 / N

阻力臂     l 2 / cm

1

1.0

15.0

1.5

10.0

2

1.0

20.0

2.0

10.0

3

2.0

15.0

3.0

10.0

(3)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又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在杠杆水平平衡时:

①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50 g ,则此次实验中阻力 F 2 大小为    N ,阻力臂 l 2    cm ( g 10 N / kg )

②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 F 1 的力臂。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问答 运动场上的物理:

小雨在运动场上经历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同学们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主席台上的标语;

②为了防止打滑,小雨穿了一双鞋底花纹更明显的运动鞋;

③小雨买了一盒冰镇饮料,用吸管的尖端刺破封口,喝完饮料后他感到很凉快。

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

(1)请画出实验中所使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2)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不合理的,此数据是     
(3)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综合表中数据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4)若用此滑轮组提升4N的物体,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竖直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R1为10Ω定值电阻,R2是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电源电压为3V.

(1)它的工作原理是:油箱内油面上升,金属滑片        (选填“向上”或“向下”)端移动,电流表示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R2的滑片处于最上端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3)图(b)是同班同学小华利用同样器材,设计的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设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_同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中,要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其目的是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应为       N.

测量
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0
2
10

2
15
1.5
20

3
5
 
15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 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⑵ 如图乙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⑶ 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             .(写出一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动力 F 1 / N

动力臂 l 1 / cm

阻力 F 2 / N

阻力臂 l 2 / cm

2

5

5

2

3

6

6

3

4

2

2

4

3

4

2

6

3

6

9

2

4

4

2

8

(2)一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过程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小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小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  同学。原因是  

(3)把图乙中 A 点的钩码取下,在 A 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F 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 F 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 F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

⑴ 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重心;
⑵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1和刻度尺的         到支座的距离L2
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 =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了同一动滑轮提升不同重物机械效率不同.他想知道自重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是否相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滑轮自重G0/N
被提升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0.2
6
5
3.2
10
93.8%

0.5
6
5
3.4
10
88.2%

1.5
6
5
4.0
10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  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活动中,某同学记录了三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96
0.04
3.92
0.02
2
0.98
0.02
0.49
0.01
3
2.45
0.03
1.47
0.05

(1)这三组数据中其中有一组是错误的,它的序号是 ▲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2)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
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 ▲ 
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
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a位置时所
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a;若在A点斜向上拉,如图b位置时所示,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 Fb(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装置,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并把正确的数据填入下表空格中.若用该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提升的高度增大,则机械效率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