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初中物理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图研究杠杆平衡时,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B.乙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R由l0Ω换为20Ω后将变阻器的P点向左移动
C.丙图为了使试管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向外拉活塞,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D.丁图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是否与磁场方向有关,调换磁性更强的磁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2)从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作出折射光线.
(3)在图中画出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保留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舂自身的重力是“         ”(填“动力”或“阻力”).这是一个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在灾区救援中一批高科技救援设备和动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些设备中的物理知识:
(1)小气垫可以力撑数十吨重物,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强
(2)液压钳咬断钢筋,是__________(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3)生命探测仪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___________(填“红外线”“紫外线”)来发现被困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邮箱内油量的多少。则(   )  

A.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轻杆AB能够以A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杆的B端系一重为G的物体,用
一根细绳通过定滑轮C系住杆的B端,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轻杆由图示位置(θ接近30°)缓慢增大至150°的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作用力大小(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甲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甲认为:A较重;乙认为:B较重;丙认为:  A、B一样重.
(1)物理老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由此你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2)根据如图乙的实验,小明同学还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   (选填“是”或“否”)正确.
b.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整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小红调节好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斜面长S=6m,高h=2.lm.用沿斜面方向50N的推力F,在10s内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求:

(1)推力F的功率:
(2)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完成作图: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实物图,在答题纸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2)根据图乙中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三个元件的符号中选出两个元件符号,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处,填进后要求灯泡L1和L2串联,且都能发光;
(3)在图丙直棒上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臂L2对应的阻力F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脱脂人发具有在空气潮湿时伸长,干燥时缩短的特性.将质量为m的金属指针固定在木框上A点(可自由转动),脱脂人发固定在指针上的C点和木框上的B点,又将轻弹簧分别固定在C、D两点,再配上刻度盘,就构成了简易“湿度计”,如图所示,此“湿度计”中有杠杆       处;天气干燥时指针向       偏转___(填“左”或“右”);要提高它的灵敏度(空气中湿度变化比较小时,指针在刻度盘上也能发生较明显的偏转),安装时需将C点距离A点       (选填“近”或“远”)一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使杠杆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当杠杆上不加挂任何物体而处于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中甲中,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小明在图甲中的A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为     N。

(3)若在A处施加斜向上的力F2,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2    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知识结构不正确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