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密度为的泡沫制作长、宽、厚长方体简易浮桥,浮桥在河水中最大承重为 ,取,此浮桥空载时分别放到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填“”“ ”或“” 。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为 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
B. |
液体的密度为 |
C. |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
D. |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 |
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泸县龙脑桥的桥墩可视为柱形结构,当河中水位下降时桥墩受到的浮力变小
B.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高于山脚的气压,山顶水的沸点高于山脚水的沸点
C.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的过程中,小孩的惯性逐渐减小
D.汽车沿合江法王寺的盘山公路爬坡时,该车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运动员用力击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
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
C.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
D.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 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
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增大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
D.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 ,设计时速 ,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 .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他可采取的措施有 、 (填两种方法)。
如图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高为 的柱形容器,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金属块(重 、高 、底面积 分别置于柱形容器底部。其中,乙图的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之间用少量蜡密封(不计蜡的质量)。取 。
(1)计算甲图中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图中,向容器内加水至液面高度为 ,求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取大气压强
(3)若向甲图中容器内加水,画出从开始加水至容器装满水的过程中金属块对容器底部压力 随容器中液面高度 变化的图像(需标注相应的数据)。
桥墩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10m3,桥墩所受的浮力为 N.一个小瓷碗漂浮在水盆中,将小瓷碗没入水中(盆中的水没有溢出),盆中的水面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 )
A.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
D.若将M、N同时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M、N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浮力的方向是 。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大于上表面气流流速
B.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等于上表面气流流速
C.航行时,速度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大
D.航行时,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图,此时测力计示数为 .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 ,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 与 的差值△ 记录在表一中。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体 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 、 密度分别为 、 ,且
表一:(液体
实验序号 |
(厘米) |
(牛 |
△ (牛 |
1 |
3.0 |
8.5 |
1.5 |
2 |
6.0 |
7.0 |
3.0 |
3 |
9.0 |
5.5 |
4.5 |
4 |
12.0 |
5.0 |
5.0 |
表二:(液体
实验序号 |
(厘米) |
(牛 |
△ (牛 |
5 |
3.0 |
8.8 |
1.2 |
6 |
6.0 |
7.6 |
2.4 |
7 |
9.0 |
6.4 |
3.6 |
8 |
12.0 |
6.0 |
4.0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5、6与 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6与 的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 的数据中△ 和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 。
④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