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图中的各种“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投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凸透镜成像
C.手影﹣平面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
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
若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6倍焦距的地方,沿主轴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则 (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 B.像距变大,像变小 |
C.像距变小,像变大 | D.像距变小,像变小 |
某物体沿凸透镜光轴移动,当物距为18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移动到离透镜9cm时,它成的像一定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等大的实像 |
C.倒立、放大的实像 | D.正立、放大的虚像 |
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 |
B. |
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C. |
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
D. |
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30cm | B.10cm | C.20 cm | D.5 cm |
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 B.8 cm | C.10 cm | D.18 cm |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B.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一物体从镜前15 cm移到30cm处,在两位置处所成像的变化情
况是 ( )
A.变小,始终是倒立、缩小的 | B.变大,始终是倒立、放大的 |
C.变大,且由倒立、缩小变为倒立、放大 | D.变小,且由倒立、放大变为倒立、缩小 |
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
【改编】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若只将凸透镜沿主光轴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3cm<f<4cm | B.4cm<f<5cm |
C.5cm<f<8 cm | D.无法确定 |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
B.一定等于l |
C.一定大于l |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