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设计的一个能够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是用电流表改装而成。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当油面在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在最下端;当油面在B处时,滑片P在最上端.从油量表所指刻度可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现已知油的密度ρ=0.8×103kg/m3,电源电压是6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2Ω。

(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多大?
(2)当油面处在A处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3)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A.油面下降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B.油量表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C.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
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试管A漂浮在水面上,试管B悬浮在水中。试管A与试管B都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试管A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A不会回到原来位置
B将试管A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A会回到原来位置
C将试管B上提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B会回到原来位置
D将试管B下压一微小距离,放手后试管B会回到原来位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200kg
C.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m/s
D.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我区职业教育集团校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关于这种景观照明灯说法:

① 光电池板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②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 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④ 景观照明灯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将一只苹果放人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下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

A.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B.下沉,直至沉入水底
C.悬浮,处在原位置不动 D.不能判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球分别放在A和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形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球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A液体的密度大
D.B液体的密度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内的粒子分布是均匀的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D.原子核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敏同学想测出一个塑料实心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入水中会漂在水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敏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
B.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b
C.用细线栓一个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c
D.剪断细线,让铁块单独静止于水中如图d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示数为Vd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 ,塑料球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kg/m3
(2)本实验如果没有天平,但是有弹簧测力计,那么应该修改步骤    ,请写出你的操作方法                                          
(3)根据你修改的实验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高度为20cm,秤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问: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       牛;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      kg?(g=10N/k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为有效利用太阳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物体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与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烧杯外用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白色塑料袋密封,插入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大部分刻度露出可见),放在阳光下曝晒.每隔相同的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

塑料袋
颜色
水的质量(m/Kg)
初 温
(t/℃)
温 度
(t1/℃)
温 度
(t2/℃)
温 度
(t3/℃)
……
黑 色
1.0
15.0
22.3
27.8
31.5
……
白 色
1.0
15.0
16.5
17.8
19.0
……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实验过程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2)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推断: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表面颜色以      为宜;
(3)小明家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说明书如图,若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中装满水,中午在太阳照晒下每小时温度升高10℃,则该热水器中的水每小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该热水器中午每秒钟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能是多少?

容  积
100L
集热箱的采光面积
1.5m2
效  率
40%
使 用 年 限
15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第(5)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汽车已经走进了很多普通农村家庭,最近小王家也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小王十分高兴,将汽车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汽车上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就是他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从能源可否再生角度看,汽油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发动机工作时,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如果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水温度升高2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
(3)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车身质量为1725kg.当车上载有275kg的人和物品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g取10N/kg)
(4)若汽车油箱的容积为60升(dm3),内装的是密度为0.71×103 kg/m3、热值为4.6×107J/kg的汽油,则该油箱中最多可装            kg的汽油。若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所消耗的汽油为5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的功率为12kw,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5)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仪表板上的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闭合开关),请根据如图13甲所提供的器件(图中A、B、C为三个接线柱),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轿车的启动原理图连接完整。

(6)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50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N.
(7)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速度/(km/h)
40
60
80
100
120
制动距离/m
8
18
 
50
72

当轿车以80km/h行驶时所对应的制动距离为        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50N,用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金属球,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g=10N/kg。则

A.金属球所受浮力为2 N
B.金属球的密度为8.5×103kg/m3
C.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67N
D.水平面对桶的支持力为52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3牛的实心金属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 (    )

A.一定为1牛 B.可能为1牛 C.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