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为探究“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若干实心球体,放入盛水量筒中进行实验,他们将测量及计算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ρ<ρ<ρ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物质


球体的体积(cm3
10
15
20
30
10
12
20
30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cm3
8
12
16
24
5
6
10
15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cm3
2
3
4
6
5
6
10
15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与                 有关。
(2)若用甲物质制成体积为25厘米3的实心球体,当它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应为       cm3
(3)如图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若图中的浮子是用乙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甲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         (选填“升高”或“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军事演习时,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兵兵在电视中观看后,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兵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兵兵增加了h的高度,但是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      的大小不变.仍让小球从B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      (选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      (选填“越高”或“越低”),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   ρ((选填“=”、“ >”或“<”),h与ρ、ρ,及H的关系式是h=        
(3)小明根据图15(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景,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GV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②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2)为了测出玻璃的密度,小宇同学利用一个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先在量筒内盛入50cm3的水,然后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水面上,这时水面与80cm3刻度线相平,则小瓶质量     g,再让小瓶口朝下沉没水中,这时水面与62cm3刻度线相平,则小瓶体积     cm3,这只玻璃小瓶的密度      g/cm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安全起见,妈妈为小明买了一块浮板辅助练习游泳。妈妈认为浮板能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轻,小明认为妈妈的说法不对,科学的说法是因为浮板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验证自己的说法,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找一根轻质均匀木棍、细绳(质量忽略不计)和一块标有“净重115g”字样的新肥皂,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使木棍在____位置平衡,记下A、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OA=10cm,OB-40cm,则浮板的质量为       kg。

(2)把浮板压入装满水的桶中刚好浸没,用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收集溢出的水,用(1)所述方法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4. 6 kg,则浮板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用刻度尺测肥皂的长、宽、厚,算出肥皂的密度为1.33×l03kg/m3。浮板在水中漂浮而肥皂在水中下沉,说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小明用此浮板游泳时浮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N。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妈妈说原来用密度比水小的材料制成的物体才能漂浮在水上,这种说法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种不吸水的软塑泥的密度,刘强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步骤:
甲:将适量的水装入量杯,水面处刻度值为V1
乙:将塑料软泥捏成小碗形状,小碗漂浮在量杯中的水面上,水面处刻度值为V2
丙:将塑料软泥捏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的水里,泥团漂浮在水面上,用细钢针轻压泥团,使泥团完全浸没水中,水面处刻度值为V3
丁:将泥团取出,吸干表面水滴,用细线系着泥团称重,测力计示数为F.

(1)请给步骤丙这种方法取一个名字      
(2)选取甲、乙、丙三步法测塑泥密度,用V1、V2、V3、ρ表示ρ= 
(3)选取甲、乙、丙三步法测塑泥密度,用V1、V3、F、g表示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按照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作为配重为了降低吸管的_______,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      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ρ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       ρ(大于/小于/等于),h与ρ、ρ及H的关系式是h=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
4.5
4.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均匀/不均匀).
(4)通过比较实验2和3,_____(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制作完毕后,小明发现1.1和1.2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请提出一个方法使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方法:                                  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小组举办了以“土豆”为主题的实践创新活动,活动内容是测量土豆的密度。在测量土豆密度时,由于没有天平,只有量筒,且整个土豆无法放入量筒中,小明用如下方法,测出土豆的密度。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让轻质小盘漂浮在水面上。
(2)如图甲所示,将土豆切下一块,放入盘中使其漂浮,在烧杯液面处记下标记。
(3)将盘中的土豆取出后,用盛有50ml水的量筒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28ml.
(4)将取出的土豆放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土豆的体积为            cm3,土豆的密度为       g/cm3.
(5)实验完成后,小明发现在向烧杯中加水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部分水,倒入小盘中,则他测出的土豆密度与土豆真实密度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咋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        得出.
(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教科书中一个“观察与实验”栏目的截图,在图示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量筒,请你借鉴图示的实验方法,设计一个测金属箔的密度的实验,要求:

(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并用字母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箔的密度表达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的实验:

(1)在量筒内倒入40cm3的水(如图甲所示);
(2)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80cm3刻度线相平;
(3)让小瓶口朝上沉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这时水面与60cm3刻度线相平.
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      cm3;小瓶的质量是    g;制造小瓶的玻璃的体积是    cm3;制造小瓶的玻璃的密度是_______kg/ cm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鉴别水和酒精,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唐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2)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鉴别酒精和水,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她分别将“浮标”浸入酒精和水中并使其漂浮,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丙所示.则当筷子浸入酒精中时液面的位置在         (选填“A”“B”)处,筷子在酒精和水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          F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          
(3)小明取来A、B 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如图丁所示), 容器的质量为0. 5kg, 底面积为0. 01m2 ,容器高50cm, 分别装有2. 0×10-3m3的水和3. 0×10-3m3的酒精, 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 0." 8×103 kg/m3 , g =10N/kg).求:
①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②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 后,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能够达到PA> PB? 请写出判断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     cm3
(2)碗的质量为     g;
(3)碗的密度为     g/cm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