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明估测的一些数据,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90cm |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
B.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
C.避免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
关于误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B.误差是由于操作错误产生的 |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
按要求读取并记录下列测量数据。
(1)如图中的a、b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2)如图中c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kw·h
(3)如图中d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cm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N |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 |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 D.一盏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几位同学想计算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下列几种方案中误差最小的是
A.记录刚看封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多测几次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后求平均值,再乘以声速
D.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求出声速后再求平均值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 B.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km/h | D.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W |
在4×100m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 。某同学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55.4cm、55.1cm、57.1cm、55.3cm,则该课桌的长度为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的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装满水的杯子里为什么还能放回形针? |
B.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
C.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吗? |
D.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回形针的数量与杯子的形状、大小及材料有什么关系?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35cm | B.12.34cm | C.12.50cm | D.12.36cm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
B.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会出现误差 |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
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