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OH﹣ |
Cl﹣ |
SO42﹣ |
CO32﹣ |
|
H+ |
溶、挥 |
溶 |
溶、挥 |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Ca2+ |
微 |
溶 |
微 |
不 |
Ba2+ |
溶 |
溶 |
不 |
不 |
Mg2+ |
不 |
溶 |
溶 |
微 |
探究过程:
Ⅰ.探究一:这包粗盐中可能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
现用实验验证这种假设: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中无 ;另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 。
Ⅱ.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g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
④将③中所得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称量得到bg纯净固体M;
⑤向③中所得滤液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后,移入蒸发皿蒸发,称量得到cg纯净固体N。
(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是 ;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 ;目的是 。
(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某实验小组利用焦炭和Fe 2O 3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①铁粉为黑色;常温下,Fe、Fe 3O 4可被磁铁吸引;
②PbCl 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原理是:PdCl 2+CO+H 2O═Pd↓+CO 2+2HCl;
③Fe 3O 4与硫酸反应:Fe 3O 4+4H 2SO 4═FeSO 4+Fe 2(SO 4) 3+4H 2O。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 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玻璃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冷却后,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被部分吸引。
(1)仪器A的名称是 。
(2)为了检验气体产物,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 → →
→ 。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反应生成CO和CO 2,磁铁上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Fe 3O 4。
【提出猜想】磁铁上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一:Fe
猜想二:Fe 3O 4
猜想三:Fe和Fe 3O 4
【设计实验】
设计思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定性实验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
猜想 成立 |
定量实验 |
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 |
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g。 |
猜想一成立 |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论和探究结果C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 。
(2)沉淀B的化学式是 。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
小明 |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1)产生的气体是 。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小红 |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红砖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
|
猜想Ⅰ成立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Ⅲ成立 |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 。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 (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
(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ρ≈0.09g/L。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一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
|
二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三 |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
|
【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
【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
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表。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
200 |
400 |
515 |
x |
525 |
(1)上表中的数据x= 。
(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 mL。
【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 1= 。
【反思评价】
(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 →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 2。
(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
【表达交流】ω 1和ω 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 。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nH 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Fe FeCO 3•nH 2O FeCO 3
写出Fe转化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 x(SO 4) y(OH) 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 2O 3和FeCO 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图: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2)"酸溶"时H 2SO 4与Fe、FeCO 3反应,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 2(SO 4) 3=3FeSO 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 x(SO 4) y(OH) z在T 1℃分解会生成H 2O(气态),提高温度至T 2℃继续分解产生SO 3气体,并得到Fe 2O 3和Na 2SO 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 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2)分别控制温度在T 1℃、T 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 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 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 1℃、T 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 2,目的是 。
(3)反应完全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 x(SO 4) y(OH) z中,x:y:z= 。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该实验报告中的①﹣④。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1)
猜想(2)硫酸钠
猜想(3)碳酸钠
猜想(4)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 |
; |
猜想(3)是正确的 |
(2)然后再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
|
冬天饶老师配值了一瓶澄清石灰水,到了夏天石灰水变浑浊了,瓶壁和瓶底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同学们就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探究如下:
(1)猜想:①可能含有碳酸钙,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可能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 ,出现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
(2)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猜想②中物质的存在,请你也设计一个实验予以证明.
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某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1)NaOH、NaCl(2)NaOH
【实验探究】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收集证据】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1) ,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
【实验结论】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3) 。
【表达交流】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4) 。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图2中①表示的是(5) (填符号),②表示的是(6) (填符号)。
【总结规律】通过探究还可认识到:上述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7) 的形式,通过一种(8) 的方式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 。
(3)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 。
(4)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5)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 。
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
"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
预期现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 |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
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
结论 |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溶液
|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
溶液
"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
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清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装置 中的错误之处:①; ②.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 的.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与装置
中的导管连接顺序序是
,观察到装置
中的现象是.
④装置
与装置
连接,观察到装置
中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为探究
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作用是,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小溪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溪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溪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氯化钙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溪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溪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试验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静置过滤,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向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在
试管中分别加入2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
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⑵进行操作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