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 实验题
初中化学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   ,E的化学式为   

(2)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来源: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nH 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Fe FeCO 3•nH 2O FeCO 3

写出Fe转化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 x(SO 4y(OH) 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 2O 3和FeCO 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图: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2)"酸溶"时H 2SO 4与Fe、FeCO 3反应,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 2(SO 43=3FeSO 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 x(SO 4y(OH) z在T 1℃分解会生成H 2O(气态),提高温度至T 2℃继续分解产生SO 3气体,并得到Fe 2O 3和Na 2SO 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 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2)分别控制温度在T 1℃、T 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 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 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 1℃、T 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 2,目的是   

(3)反应完全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 x(SO 4y(OH) z中,x:y:z=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 2CO 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3正确

(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来源: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 2CO 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 2CO 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 2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

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 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   (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 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   

来源: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 32、Na 2SO 4、Na 2CO 3、NaNO 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1

取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步骤2

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1)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OH、Na 2SO 4、Na 2CO 3、BaCl 2、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已知:BaCO 3不溶于水,BaSO 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的是   ,一定含有的是   

(2)为确定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还需对溶液甲做进一步探究,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来源: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 2CO 3、Fe 2(SO 43、NaCl、Na 2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2)取少量(1)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3)向(2)中的滤渣(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HNO 3,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

a、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   ,一定存在     ,可能存在   

b、写出(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图1):

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   

【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如图2)

【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2)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   

【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   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   除去。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气体由CO、CO 2、SO 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 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 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 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 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同金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 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Ⅰ: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4)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小周方案Ⅱ: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

(5)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来源: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  7(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l)Na2SO4;(2)Na2SO4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  产生

猜想(2)成立

方案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填字母序号)

A.BaCl2溶液        B.Cu        C.Fe2O3

来源: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趣味实验】

实验1:和面.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再加入2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

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

【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假设1:M是NH4HCO3

假设2:M是NaHCO3

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

【实验探究1】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

无刺激性气味

试管内壁有水珠

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假设  成立

假设  不成立

【提出新问题】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

【实验探究2】

实验②:将实验①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

【得出结论】

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  (填化学式)

【反思提高】

(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受热稳定性:Na2CO3  (填“>”“=”或“<”)NaHCO3

【拓展应用】

某品牌复配膨松剂N的配料为:磷酸二氢钙、碳酸氢钠和玉米淀粉,N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利用N和面和发面(加热)时,面团都会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的溶解度:Na2HPO4>CaHPO4

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

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g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g.

来源: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S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由图可知,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  (填名称)。

(2)实验时,称取的3份原煤的质量要相等,其目的是  

(3)利用碳酸钙吸收SO2转化为CaSO3,CaSO3与空气中O2反应转化为CaSO4.写出CaSO3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  (填序号)

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

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

c.将时间300s变为500s

(5)利用碱石灰吸收1.28gSO2时,碱石灰中的NaOH、CaO与SO2反应转化为Na2SO3和CaSO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  

来源: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来源: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