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
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B.向的溶液中加水 |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D.t℃时,在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的泡沫逸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 | B.浓度减小 |
C.溶解度减小 |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
B.摩尔质量就是式量 |
C.氧化物就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 |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的溶液中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
C.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
B.将t2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质量不变 |
C.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
D.将t2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衡量物质在水中溶解性强弱的物理量为
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C.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D.物质水溶液的密度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 |
D.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
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多 |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右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
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
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 |
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