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是( )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D.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关于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 |
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如图是A、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将t2℃时32g 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理论上可以得到A物质的质量是 g。
(2)将t2℃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B(填“大于”“小于”“等于”)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以用 方法提纯A.
(4)现有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 的方法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填“升高温度”“降低温度”).B物质有可能是 (用化学式表示)。
(5)“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句中的“碱”的溶解度曲线符合图中的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 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在100g水里溶解 g 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如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在温度为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填“>”“=”或“<”)乙。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
C.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D.物质形成的溶液或液体的pH: |
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 。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A.17.5g | B.22.5g | C.25g | D.31.25g |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8g;那么该温度下20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若将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 ℃(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2)可使硝酸钾从其t2℃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3)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
B.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 |
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P点的意义是 。
(2)t2℃时,比较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 丙(选填“>”、“=”或“<”)。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