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
(4)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4)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学价为 。
(5)“冰洲石”(主要成分为)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 。
(3)H溶液可能是 溶液(填化学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实验前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
(2)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A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质量/g |
100 |
20 |
x |
y |
|
反应后质量/g |
32 |
140 |
126 |
46 |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
(Ⅱ)B的化学式为 。
(Ⅲ)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Ⅳ)表中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牙膏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极细小的
粉末作为摩擦剂,它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生产(石灰石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生产"摩擦剂"的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C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块状 加工成细小粉末,该过程属于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2)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4)现有10 g的甲和60 g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家庭养观赏鱼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Ⅰ:“鱼浮灵”的性质研究
实验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 ,说明有O2生成。
实验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 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Ⅱ:“鱼浮灵”的制备研究
“鱼浮灵”的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异丙醇为有机溶剂,水与异丙醇可以互溶,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
(1)稳定剂的作用是 ;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 。
Ⅲ:“鱼浮灵”的组成研究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1)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 。
(2)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y的值 (填“偏大”或“偏小”)。
(4)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则x:y= 。
按要求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所以,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只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
废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工厂设计生产方案如图所示:
(1)加入的X、Y物质分别是 .
(2)写出①、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①步: ;第③步: .
(3)你认为此方案的生产目的是 .
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是松树枝不完全燃焼产生的炭黑,炭黑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 .若在生活中选用含碳元素的燃料,为确保其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方法为 ,请写出乙醇不完全燃焼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 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氢氧化钙已经变质的方法是 。
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参加反应的“”生成的“”、“”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 .
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由H、C、O、Cl、Na、Ca中的元素组成。
①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上图所示,其中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关于整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溶液一定是盐酸溶液
B、烧杯三中的无色溶液一定是中性
C、烧杯三的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是Na+,Ca2+
D、烧杯三中的溶质存在的情况只有一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