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初中化学

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1)“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

①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  

②宋代《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炉膛口较小,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瓮中收集的烟可用于制墨。“立窑烧烟法”利用了松木的  (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

(2)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石青[Cu3(OH)2(CO3x].石青中铜元素(+2价)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不含x的比值表示)。

(3)油画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长期放置的油画色彩变暗,是因为生成了黑色的PbS.油画修复的方法是用H2O2将PbS变为白色的PbSO4(另一产物为H2O),修复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能拓展绘画表现形式。在图2中未着色的“葡萄画”上滴加酚酞试剂,“葡萄”变为  色,打开装有  (填“浓氨水”、“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试剂瓶,将瓶口靠近“葡萄”,“葡萄”颜色消失。

来源: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 +,所以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 +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来源: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

物质

白醋

橘子汁

料酒

炉具清洁剂

pH

2~3

3~4

6~7

12~13

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白醋B.橘子汁C.料酒D.炉具清洁剂

来源: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为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来源: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来源: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面是小兰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来源: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出现白雾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来源: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来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D.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红色

来源: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常见物质:白醋、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硫酸铵,其中属于碱的是  (填上述物质)。将少量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碱溶液中,溶液变  

(2)如饮食不当,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服用含有下列哪种物质的药物可以中和过多胃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NaOH B.Na2CO3 C.Al(OH)3

(3)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杂质:BaCl2、Mg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杂质成分,探究过程如图(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用  操作方法,可将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与溶液分离,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杂质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来源: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NaOH、Ca(OH) 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2)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来源: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铝 B.氢氧化钾 C.氧气 D.酒精 E.二氧化碳 F.石蕊试液 G.碳酸钙 H.聚乙烯塑料

(1)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  

(2)属于酸碱指示剂的是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4)常见的金属是  

(5)常见的碱是  

(6)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  

(7)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8)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来源: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