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初中化学

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氢元素,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同种分子可构成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1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D.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来源: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来源:2019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成为   (填名称)。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测: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   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   (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   (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   (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   

(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   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      (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

该化肥是氯化铵

B

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

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

C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该无色溶液显酸性

D

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

该水样属于硬水

A.AB.BC.CD.D

来源:202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来源: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来源: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B.OHC.H2OD.H

来源: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三种金属。取形状大小相同的A、B、C三种金属,分别向其加入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

A

B

C

现象

速率快,产生大量气泡

速率缓慢,产生气泡较少

无现象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字母)。

(2)将金属C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其表面有银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向金属A反应后的溶液中入几滴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红色。则此溶液的pH  (填“>”“<”或“=”)7.再向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来源: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来源: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NaOH、Ca(OH) 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2)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来源: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来源: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

C.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来源: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