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常见物质:白醋、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硫酸铵,其中属于碱的是 (填上述物质)。将少量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碱溶液中,溶液变 。
(2)如饮食不当,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服用含有下列哪种物质的药物可以中和过多胃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NaOH B.Na2CO3 C.Al(OH)3
(3)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杂质:BaCl2、Mg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杂质成分,探究过程如图(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用 操作方法,可将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与溶液分离,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杂质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 2CO 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D.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红色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
(1)物质A是 (选填序号)。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
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 |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四种植物花汁在不同酸碱性下呈现的颜色如表所示。若要检测某溶液的酸碱性,最好选用( )
pH |
<7 |
=7 |
>7 |
玫瑰花汁 |
粉红 |
粉红 |
黄 |
万寿菊花汁 |
黄 |
黄 |
黄 |
大红花汁 |
橙 |
粉红 |
绿 |
万年青花汁 |
橙黄 |
浅绿 |
浅绿 |
A. |
玫瑰花汁 |
B. |
万寿菊花汁 |
C. |
大红花汁 |
D. |
万年青花汁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 |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D. |
NaOH、Ca(OH) 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
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
溶液的酸碱性 |
n(H+)>n(OH﹣) |
酸性 |
n(H+)=n(OH﹣) |
中性 |
n(H+)<n(OH﹣) |
碱性 |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 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请帮该同学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
(2)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浓氨水 |
\ |
无色酚酞溶液 |
B |
石灰水 |
碳酸钠 |
无色酚酞溶液 |
C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紫色石蕊溶液 |
D |
浓盐酸 |
锌粒 |
紫色石蕊溶液 |
A.AB.BC.CD.D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