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氢气,为检验反应产物,A装置的右边应与上面的 (21)(填字母)装置连接,所选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22) 。
②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为检验反应产物,A装置的右边应与上面的(23) (填字母)装置连接。仅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安全隐患,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 (24) 。
③现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气体→A→B→C,实验过程分析如下:
装置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由上述实验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 (27) 。
④如果氧化铜中混有铜粉,为了测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实验,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w g;Ⅱ.吸收生成物的装置中质量增加Q g。
假设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 (28) 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更好,理由是 (29) 。
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__________色;C的化学式为: 。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请从氢氧化钠、氧化镁、氢氧化钡、氢氧化铜、硝酸、碳酸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所给的横线上。
(1)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 (2)一种可溶性碱
(3)加热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4)一种氧化物
(5)一种酸 (6)一种蓝色不溶于水的碱
某样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含有残余的、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微溶性物质视为完全溶解)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 A 是 (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
(3)实验证明,溶液 B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4)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是否残留在了样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
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个别地方酸雨的pH竟低于2.1(食醋的pH=3),可见其严重程度。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的 气体和氮氧化物(填写化学式)。
(2)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 (填编号)。
A.腐蚀建筑物 | B.导致树木枯萎 | C.造成洪涝灾害 | D.温室效应 |
(3)为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______而逐渐溶解,还能与_____________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而潮解,又会与空气中的 起反应,生成 杂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除去该杂质,需加入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
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 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Fe+H2SO4=FeSO4+H2↑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向阳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他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刚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钙不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1)小刚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刚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刚同学的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过程如下: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_ |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
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与应用】(1)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 (写一条)。
(2)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可帮助消化,D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 ,
E物质的一种用途 ,
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
(2)A→B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和E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NO3、CaCO3、CuSO4、Na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C的水溶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证明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B中存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
(5)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样品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6)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说明本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资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有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认为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小军认为不可能,应生成氢氧化钠,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谁的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上述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取出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加入________根据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来判断。
(3)根据以上结论,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便可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B、C、D、E、F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水、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木炭中的一种物质,其中C在常温下是气体,用圆和五边形表示这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已知木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1)请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3)A与E反应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