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和液氧都可做助燃剂--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 | lOO 水和lOO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分子间有间隔 |
D. | 水烧开后把壶盖掀起--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
D.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
B.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
C.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
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
加入水的体积 |
加入水的温度 |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
1 |
200 mL |
15℃ |
a(待记录) |
2 |
|
50℃ |
b(待记录) |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C.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离子的互换 |
D.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事实 |
结论 |
A. |
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 |
滤纸肯定破损了 |
B. |
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
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C. |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 |
试管口肯定没有略向下倾斜 |
D. |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碱溶液都显碱性,则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B.碱的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C.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B. |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C. | 钠离子的电子数多于钠原子的电子数 |
D. | 一定温度下,在 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 ,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小木条熄灭,证明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B.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则其他碳单质也是由碳原子构成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由于CO也有可燃性所以CO点燃前也要检验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
C.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物质形成溶液的pH |
C.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和钢 |
D.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被锈蚀 |
B. | 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
C.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D. | 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是酸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
B. |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
C. |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D. |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能灭火,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
C.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