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等体积的铁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烧杯中溶液质量减少 |
B.杠杆向右倾斜 |
C.杠杆仍保持平衡 |
D.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16 |
4 |
x |
24 |
A.生成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l℃时,三种物质中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l℃,析出的晶体A更多
下列离子能在pH=ll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CO32-、Cl- | B.Na+、NH4+、NO3- |
C.H+、Ba2+、SO42- | D.Ag+、Mg2+、Cl-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4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
D.6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8 |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丙可能是单质 |
C.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该反应中乙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3:17 |
在一定质量的某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0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恰好等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则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10% | B.20% | C.42% | D.50% |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MgSO4 (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镁 |
C.KNO3溶液(NaCI):降温结晶 |
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
C.氢氧化钙溶液和少量二氧化碳 | D.氢氧化钾和硝酸钠 |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B.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7 : 17 |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14 :17 |
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可以为盐 |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
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 |
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 |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2SO4、H2SO4、AlC13、BaCl2 | B.MgSO4、NaOH、HCl、Ba(NO3)2 |
C.MgCl2、NaOH、H2SO4、Ba(NO3)2 | D.Na2CO3、HCl、K2SO4、KNO3 |
下图为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
C.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析出的晶体最多。
D.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量最少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