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州26)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 B.碳酸钠 |
C.氧化铜 | D.氢氧化钡 |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
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 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铝粉和1.8g铁粉 |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
C.5.6g铁粉和5.6g锌粉 |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 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 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 | 溶液 | B. | 溶液 | C. | 酚酞试液 | D. | 溶液 |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方法 |
A |
CO2 |
CO |
O2 |
点燃 |
B |
NaOH溶液 |
Na2CO3 |
过量盐酸 |
加热蒸发 |
C |
CaCO3 |
CaO |
— |
高温 |
D |
Cu粉 |
Fe粉 |
足量稀硫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Cl、NaOH、CuSO4 | B.Na2CO3、Ca(OH)2、NaNO3 |
C.NaOH、KNO3、NaCl | D.Ba(NO3)2、K2SO4、NaCl |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 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
和
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 | |
B. | |
C. | |
D.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反应类型 |
A |
H2O(H2O2) |
足量MnO2 |
分解反应 |
B |
Ca(OH)2 (CaO) |
适量稀盐酸 |
化合反应 |
C |
CO2 (CO) |
足量CuO |
置换反应 |
D |
CuO (Cu) |
足量O2 |
复分解反应 |
化学美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 | 稀盐酸 | B. | 稀硫酸 |
C. | 硫酸钠溶液 | D. | 碳酸钠溶液 |
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
|
||
B |
|
|||
C |
|
|
||
D |
|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B. | :在氧气中点燃 |
C. | :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
D. | :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