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解答题
初中化学

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处理某造纸厂含NaOH的碱性废水样品:

(1)用9.2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能配制上述稀硫酸  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若上述造纸厂废水75g能与9.8g 15%的稀硫酸恰好反应(设只发生NaOH与硫酸的反应),试计算该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1)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反应1的基本类型为  

②反应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利用NaOH溶液吸收CO2,部分转化关系见图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转化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利用Na2CO3或K2CO3溶液吸收低浓度的CO2,将其转化为NaHCO3或KHCO3,NaHCO3或KHCO3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CO2储存利用,生成的Na2CO3或K2CO3循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吸收剂

Na2CO3

K2CO3

20℃最高浓度(g/L)

212

1104

价格(元/Kg)

1.25

9.80

根据表中信息,选择K2CO3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  

(4)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将CO2转化为乙醇(C2H5OH)的反应如下:2CO2+3H2O 光照 ¯ C2H5OH+3O2,研究显示,1L“人造树叶”每天能从空气中吸收968g CO2,计算1L“人造树叶”工作1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5)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3所示实验,探究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O;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设计B装置的目的是  

②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研究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认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  

来源: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硼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农业、医学、国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硼镁矿可制备硼,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2O3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  

(2)为加快硼镁矿石与浓NaOH溶液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回收副产物Mg(OH)2可制得流程  的反应物。

(3)H3BO3加热分解只生成两种氧化物,流程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根据流程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2O3+3Mg 一定条件 ¯ 2B+3MgO,理论上制备1.1吨的硼,需消耗镁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

[知识回顾]用如图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 (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3)写出铁锈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4)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因为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现进行如表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内容

现象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①设计实验Ⅰ的目的是  

②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拓展延伸]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下资料。

(5)图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6)图3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超过20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来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通滨临长江,将长江水净化处理可成为居民生活用水。

(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2)将硬水通过如图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一个Ca2+可以交换出  个Na+

②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  

(3)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取100mL经ClO2消毒后的饮用水于锥形瓶中,调节溶液至弱碱性,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测得生成I2的质量为0.0254mg。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ClO2+2KI═2KClO2+I2,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计算该饮用水中ClO2的残留量(以mg/L计),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引发思考]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l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提出问题]

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

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

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

(1)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  

(2)请说明实验过程中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交流反思1]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2]

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2)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4)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ⅲ)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ⅳ)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2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  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Ⅰ.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H3Cl)n

Ⅱ.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Ⅲ.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2H3Cl)n+5nO2 点燃 ¯ 4nCO2+2nHCl+2nX,则X的化学式为  

②将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得到吸收液,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③小林对吸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1]取吸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变红色,说明溶液呈  性。

[猜想]猜想1:NaCl、NaOH、Na2CO3

猜想2:  

猜想3:NaCl、Na2CO3、NaHCO3

猜想4:NaCl、NaHCO3

[进行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小林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

[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林对吸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案是  ,然后倒入废液缸。

咨询老师后,小林获悉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回收是减少环境危害的最好方法。

(3)聚氯乙烯的生产需要用到氯气。工业上获取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某工厂需生产14.2t氯气(Cl2),至少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恢复光亮。

Ⅰ.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

固体物质  (填“能”或“不能”)被吸引

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

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Ⅱ.溶液中逸出气体成分探究。

【猜想假设】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可能还有H2

【查阅资料】①H2可以还原CuO,生成Cu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组合装置。

(1)NaOH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现象,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

Ⅲ.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铁钉表面已变光亮,而容器底部有大量铁锈剩余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可乐太少,酸性物质量不足。②可乐酸性弱,与铁锈反应太慢。

【实验探究3】取可乐与锈铁钉反应后的剩余液,测得溶液仍然呈酸性,猜想①不成立。

【查阅资料】3%的稀盐酸pH约为1,某品牌可乐的pH值为3.39.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比该品牌可乐的酸性  (选填“弱”或“强”)。

【实验探究4】取另一份固体物质乙放入3%的稀盐酸中,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的不同反应现象可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  有关。猜想②成立。

【合理推测】可乐能快速去除铁钉表面铁锈的真正原因是:铁锈结构疏松多孔,  

Ⅳ.废液处理

将【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中废液混合,得到澄清溶液100.0g,通过氯离子检测仪测得氯离子质量分数为7.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在废液中加入  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后再将废液排放。

来源: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绿矾(FeSO4•7H2O)。

(1)绿矾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2)现有废硫酸4.9t(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理论上可生产出绿矾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

(3)若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来源: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反应原理之一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某化工厂消耗117t氯化钠,理论上可生产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

(注:在20℃时,将二氧化碳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能生成 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

来源:202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明令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物质,常带有结晶水,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过氧化钙样品(CaO2•xH2O)中的结晶水,称取4.86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CaO2•xH2O] 灼热 ¯ 2CaO+O2↑+2xH2O

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36g。

(1)反应中生成O2的质量是  g。

(2)计算样品CaO2•xH2O中的x值(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来源: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