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填空题
初中化学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实验操作后,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象是:             
(3)求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制器物在潮湿环境中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锈迹,俗称铜绿。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铜绿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③CuO+H2SO4(稀)=CuSO4+H2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粉末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观察分析】A装置中绿色粉末变为黑色;
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                   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A装置中产生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全部为CuO     (2)CuO和C的混合物
【深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1)正确
②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猜想(1)正确。
【反思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           接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暖宝宝保暖贴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他剪开内包装袋,发现其中的粉末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            ,肯定不含             .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            
【得出结论】暖宝宝的组成可能是(写出两种可能的情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I、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3)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氧化钙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Ⅱ、水在工业生产中也很重要。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

[资料卡:石灰水中的溶质是一种碱——Ca(OH)2]
(4)已知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一种碱,D是一种酸。写出金属铝和酸D反应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5)B的化学式为         
(6)工业上电解食盐水是在立式隔膜电解槽中进行,产生的Cl2和气体A在两处逸出并分别收集、储存。
①已知20℃,S(NaCl)=36g,则室温下,68 kg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            
②电解一段时间,当收集到氯气的质量为0.71 kg时,列式计算生成的B的质量            
③0.71 kg氯气和A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酸D。若酸D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则其中水的质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瓶塞.装置如图5 ,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净容积为146 mL的广口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读数。记录量筒起始和最终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后滤纸包中生成的新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小明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得数保留小数点后3位)。
(6)为进一步验证(5)小题的实验结果,现仅提供: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铁粉、碳、水和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可画简图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2CaCO3+2SO2+O2==2CaSO4+2CO2
(1)若1000克废气中含1.6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克这种废气需要多少克碳酸钙?
(2)处理上述1000克废气,可得到含85%CaSO4的粗产品多少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剧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打磨三种金属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实验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镁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镁条浸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放出气泡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见下表:

编 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反应前/g
118.4
112.6
反应后/g
118.4
112.4

实验三:用细线系住铜棒中点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棒的平衡情况是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          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2)另外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导致这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只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原因即可)。
【实验反思】小组成员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两个实验中,找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应使反应在               中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小组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铁的探究活动。将木炭、氧化铁及试管充分烘干,并将木炭和氧化铁混合均匀、研磨。取适量上述混合物于试管中,用图1所示的装置加热(试管竖直向上,可使加热时的热量尽少散失)。


【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X含有哪些成分,质量分别是多少?
【查阅资料】
铁的氧化物被还原时,是从高价铁的氧化物逐级还原成低价铁的氧化物,最后还原成金属铁。铁的氧化物及其部分性质如下:
为红色固体; 均为黑色固体。其中,具有很好的磁性,能被磁铁吸引。三种氧化物均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Fe2O3+6HCl ══ 2FeCl3+3H₂O
Fe3O4+8HCl ══ 2FeCl3+FeCl2+4H2O
FeO+2HCl ══ FeCl2 + H2O
黄色的溶液中滴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实验常用于检验溶液遇单质铁发生反应:2FeCl3 + Fe = 3FeCl2,溶液变为浅绿色。
【猜想】固体X可能含有:① ② ③ ④            
【实施实验】
目的:确定固体X的组成。

步骤
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I
取部分冷却后的固体X倒在滤纸上,用磁铁充分吸引。
部分固体被吸引到磁铁上
可能有
II
取滤纸上的剩余固体少量,放入图2所示的试管a中,通入氧气,用酒精灯加热。
固体剧烈燃烧, b中溶液变浑浊
一定有
III
另取滤纸上的剩余固体少量,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一定没有
IV
取步骤I磁铁上的固体少量,放入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产生       
一定有
V
在步骤IV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不变红色
一定没有

【反思改进】
同学们讨论发现,用上述实验方法不能确定固体X中一定没有,理由是         

为确定固体X中是否含Fe3O4并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数据
I
重新取部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X,称量其质量为m1
m1 =" 17.9" g
II
将称量好的固体X全部放入图3所示的锥形瓶中,称量整套装置及药品的质量为m2;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放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旋塞,待没有气泡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再次称量整套装置及药品的质量为m3
m2 =" 317.9" g
m3 = 317.3.g
III
将锥形瓶中剩余的固体过滤、洗涤并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4
m4 =" 1.1" g

【获得结论】
(1)为确定固体X中是否含,m1~m4中应该用到的数据有                     
(2)固体X的成分及质量分别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废料(含 F e , C u , A l )制取 F e S O 4 C u S O 4 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部分生成物已略):

(1)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A l + 2 N a O H + 2 R = 2 N a A l O 2 + 3 H 2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 R 的化学式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 C u 制取 C u S O 4 溶液有以下三种途径:
I. C u + 2 H 2 S O 4 ( ) = C u S O 4 + 2 H 2 O + S O 2
Ⅱ. 2 C u + O 2 = 2 C u O , C u O + H 2 S O 4 = C u S O 4 + H 2 O O
Ⅲ. 3 C u + 8 H M O 3 = 3 C u ( N O 3 ) + 4 H 2 O + 2 N O
你认为最佳途径是(填序号),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

A. 研钵 B. 量筒 C. 烧杯 D. 试管

(2)操作③的名称是,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 M g C l 2 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 N a C l 固体的质量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 N a C l 的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I)向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Ⅲ)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加热
①实验(II)中溶液变为      色;
②实验(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    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同学们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上层清液2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①当废液中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②当废液中两种物质刚好消耗完毕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Cl3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
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右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1)进行操作x时,应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              
(2)实验中,步骤b加入CuO消耗溶液甲中的HCl,使溶液pH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认为步骤b调节溶液的pH到              (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3)实验中,步骤d加稀盐酸前,因缺少         (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
(4)FeCl3溶液容易生成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FeCl3溶液时,常向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         (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醋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要求在“应急演练”中按照“距离最短”的原则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已知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各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后才能到达出口处。请分别写出疏散路线上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第五层: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第四层:                 ,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3)第三层:                   ,该反应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第二层:                   
(5)第一层: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6)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在疏散路线上无法通过第     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