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题
初中化学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现象

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  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    粒子和温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4)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来源: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猜想一不成立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

来源: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烧碱。某同学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1)NaOH、NaCl(2)NaOH

【实验探究】取电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收集证据】实验1的反应现象为(1)   ,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实验结论】电解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3)   

【表达交流】实验中滴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4)   。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图2中①表示的是(5)   (填符号),②表示的是(6)   (填符号)。

【总结规律】通过探究还可认识到:上述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7)   的形式,通过一种(8)   的方式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   

(3)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   

(4)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5)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级同学分组进行碳的性质实验,并回收实验后的固体制取胆矾。

①按图1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观察到试管中出现    色固体;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选填"碳"或"氧化铜")。

②上述实验结束后,回收各小组试管内的固体残渣,并以此为原料(固体A)制取胆矾。为将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到硫酸铜中,有关实验设计如图2。

Ⅰ.回收得到的固体A中可能含有铜、碳、氧化铜。请根据①中的实验,写出A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的一个原因     等 。

Ⅱ.胆矾的化学式是    

Ⅲ.溶液B中溶质主要是硫酸铜。请将"固体A"转化为"溶液B"所需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在各步骤中须写明所用试剂及进行的操作)。

来源:2020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溶液含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沉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稀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中选择试剂进行实验。

①甲的实验如下表所示:

步骤

操作

现象与解释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向Ⅰ中滤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   色沉淀

向Ⅱ中滤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蓝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是   

在Ⅱ中,需确认钡元素是否完全沉淀。甲在此环节的部分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请根据这部分记录,指出该环节中甲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说明理由   

②乙仅调整了甲实验中所加试剂的顺序,既达到了实验目的,理论上又减少了氢氧化钠的消耗量。乙所加试剂依次为   

③丙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案,不仅达到了实验目的,而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减到最少。丙所加试剂依次为   

来源:2019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 2O 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 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H 2O 2的质量分数(%) H 2O 2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3.4 10.0 a
2.4 10.0 b
1.7 10.0 c(待绘制)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 2O 2溶液,若要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4%的H 2O 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 2O 2溶液   g。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 2O 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g/mL)。

(4)在如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白色固体 A 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A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 A 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 C 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中有氢氧化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2 H 2 O ;  ② 5 N a + ;  ③ 3 C ;  ④ O 2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和硫酸铜溶液;      ②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③通电分解水;         ④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3)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c 点的意义是;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 a "或" b ",下同); t 3 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t 1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 p H "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 p H 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 H 。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N a 2 C O 3 溶液 p H = 3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 N a 2 C O 3 溶液 p H = 3 "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甲装置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而将甲装置倒转(如乙装置所示),并,即可观察到白磷在"沸腾"的水中燃烧.
(2)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和与氧气接触两个条件.
(3)在其它条件和操作不变的情况下,只将甲装置中导管C的一端改为插入锥形瓶B的底部进行同样的实验.你认为这一改进后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 u 可以形成化台价为 + 2 + 1 的化合物。其中 + 1 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氧化亚铜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清回答下列问题:
85.png

(1)指出装置 A 中的错误之处:①; ②.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 A .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A 与装置 C 中的导管连接顺序序是 a ,观察到装置 C 中的现象是
④装置 A 与装置 B 连接,观察到装置 B 中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 C O 2 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 O 2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 C 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作用是,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小溪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溪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溪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氯化钙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溪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溪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试验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静置过滤,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或"<"符号)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反应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的总质量
m 1 n 1
反应后的总质量
m 2 n 2
实验结论分析
m 1 m 2 n 1 n 2

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
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