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探究题
初中化学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成功的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良好,A、B中装有足量的水,且连接A、B的导管中事先也装满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最终气球变得比原来还小的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在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进行猜想》小组成员一致认为:黑色粉末A不可能只有铁粉,理由是       
黑色粉末A加入足量CuSO4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对黑色粉末A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 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  不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②正确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Ⅱ中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其理由是      
《实验结论》猜想③是正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检验草酸(H2C2O4)分解的产物中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并收集一氧化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
《资料》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1)当D中出现浑浊现象时可证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D中盛放的是   ,可证明产物中还含有一氧化碳和水的实验现象是      
(2)E装置的作用是        ,则E中的溶液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图1和图2的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1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由图1可知,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M点所表示的含义是                     
(2)图2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其反应过程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Na2CO3+HCl=NaHCO3+NaCl,当盐酸的体积大于   ml时进行第二步,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盐酸的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做了如下所述的实验:
实验(1)




①10克水中加入2克
碳酸钙
②10克水中加入2克
氯化钠
③10克汽油中加入2克氯化钠

上述实验中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①和②对比可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和③对比可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实验(2)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项目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KNO3
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物质A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钾”);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使废液呈中性排放)。某实验小组在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之后,将废液收集在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绿色排放。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写出碳酸钠溶液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澄清,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2。废液显________性;废液中溶质为________。
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13,废液中可能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E.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如果将此种情况下废液缸里的废液实现绿色排放,加入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1)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
(2)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 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分别编号为A、B)。

方案一
方案二
分析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
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A中试剂为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               

 
(4)同学们看到盛有NaOH的试剂瓶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 + 2H2O2NaOH + H2↑ + Cl2↑,
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
步骤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
步骤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步骤③:向②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请分析:
Ⅰ.步骤①中可观察到液体变                   色;
Ⅱ.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               
Ⅲ.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Ⅳ.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四个实验都是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请回忆并解决有关问题
(1)实验A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外焰温度最      (填“高”或“低”) 。
(2)实验B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                     。小郑同学对该实验进行药品改进,把水替换为滴有酚酞试液的          溶液,实验时既能更好达到目的,又提高实验现象的趣味性。
(3)实验C是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用点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的好处是            
(4)实验D是蒸馏水的制取,蒸馏过程水的流向是               (填“下入上出”或“上入下出”);高温水蒸气的冷却,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的        减小了。
(5)二氧化氮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的有毒红棕色气体,用铜片与浓硝酸(HNO3)共微热就可以制得,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现请你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①、补全实验室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
Cu + 4HNO3(浓)△ Cu(NO3)2  +2 NO2↑+ □        
②、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①的方程式,要制取一瓶NO2,至少要选择上面实验装置A、B、C、D中的铁架台、                    烧瓶等仪器用于组装实验装 置,收集方法可采用          ,并进行必要的尾气处理。整套实验装置设计组装完毕后必须检查         
③、请你预测制取NO2时的实验现象:(至少答两点)
Ⅰ:                                 ;Ⅱ:                             
④、反应后所得溶液通过            (填操作名称)可以获得硝酸铜晶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填序号):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用熟石灰处理被酸污染的河水;③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④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长江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NaCl、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NaCl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 色
紫 色
蓝 色
胡萝卜
橙 色
橙 色
橙 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 色
黄 色

①经过探究,发现     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②小明是一个勤思考,爱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2.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3.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交流反思】实验完成后,继续讨论发现,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请你用文字或图示设计出更简单的方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过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了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NaOH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             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NaOH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
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案:                                                            
②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渝唐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3)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Na2CO3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NaOH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         (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量定律。
(1)如下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填“=” “>”“<”)m1     m2,其原因为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1个B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3)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 和都是l0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序号   反应前A的质量 反应前B的质量 反应后A3B2的质量
①             8g           2g            6g
②  4g  6g  6g
③  xg  yg  9g
X∶Y的比值可能为         。
(4)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知识准备》食用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反应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
《设计方案》(1)方案一:向一定量样品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根据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方案二:向一定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甲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20.00g。
乙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8.80g二氧化碳。   
《解决问题》请你任选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四个化学实验,回答问题:(提示: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

(1)描述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            
(2)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3)在c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可能有的溶质是         ,为了确定可能有的溶质,可加入          (填选项序号)
Ⅰ.氯化钡溶液   Ⅱ.氢氧化铜   Ⅲ.氢氧化钠溶液   Ⅳ.锌粒
(4)为了测定d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5
16.75
第2次
25
13.5
第3次
25
m
第4次
25
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Ⅱ.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酸钙(Ca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CaSO4)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钠(Na2C2O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结石”症。
(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十CaSO4="=" CaC2O4↓十H2SO4
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参与实验室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的研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
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
溶液B,请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NaOH 、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OH的溶解度(g/100g水)
42
109
129
174
314
347
Ca(OH)2的溶解度(g/100g水)
0.18
0.16
0.14
0. 12
0.09
0.07

 
(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CaCO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探究】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
正确
乙同学: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自己的猜想
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④取少量制取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        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