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探究题
初中化学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pH,pH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
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且_____过量。
(2)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所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____次。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3)   
(2)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  (34)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右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
水的体积
烧杯中
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
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改进实验后与铁反应的氧气为           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可能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预估结论
小亮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酚酞溶液不变色
恰好完全中和
小丽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恰好完全中和
小林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____ ____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①____(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是,她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
酸钠溶液

小林猜想正确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炭粉,实验能否成功?                             。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圆梦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准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她们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捣烂的目的是_________;(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3)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4)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_______(填名称) 。
(5) 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_______色;低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色。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体/mL
0
10
19.5
20
20.5
30
40
pH
13
12
10
7
3
2
1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是________.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圆梦中学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堂中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都出现了白色粉末。为了知道该白色粉末是什么,小王、小李和小刘决定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王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刘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刘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叠氮化钠(NaN 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査阅资料】

①NaN 3受撞击会生成Na、N 2

②NaN 3遇盐酸、H 2SO 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 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 2,再将NaNH 2与N 2O反应可生成NaN 3、NaOH和NH 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 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级NaN 3中常含有少量的Na 2CO 3,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 3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   个数据。(填数字)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硫酸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对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硫酸铜     猜想二:   (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观察到有红色固体出现,认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进过分析认为   同学的方案不合理,

理由是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竹麻通过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 2 C O 3 )浸泡以及打浆、抄纸等步骤可制得纸张。某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技术,他们将一定量的生石灰、 K 2 C O 3 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澄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含有 K O H

猜想二:含有 K O H 、____

猜想三:含有 K O H C a O H 2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__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交流反思】

1.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 K O H C a O H 2 的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某小组同学对废水做如下处理(见如图)。C烧杯中出现 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废水中已无 K O H C a O H 2

来源: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锈可视为Fe2O3·nH2O),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1)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2)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D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