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有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读表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试管 编号 |
注入浆糊 |
注入唾液 |
水浴加热温度 |
加热 时间 |
滴加 碘液 |
现象 |
1号 |
2ml |
2ml |
37℃ |
10分钟 |
2滴 |
不变蓝 |
2号 |
2ml |
2ml |
5℃ |
10分钟 |
2滴 |
变蓝 |
A.实验变量为唾液
B.碘遇淀粉变蓝
C.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D.2号的作用是对照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
B.肝脏分泌胆汁 |
C.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 |
D.小肠绒毛对脂肪酸的吸收 |
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功能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A | B.B | C.C | D.D |
在人体的消化器官中,胃能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 B.水 | C.氨基酸 | D.蛋白质 |
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 | 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 |
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 | 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
B.肝脏分泌胆汁 |
C.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 |
D.小肠绒毛对脂肪酸的吸收 |
为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 |
实验材料 |
水浴温度 |
水浴时间 |
鉴定试剂 |
观察现象 |
|
① |
馒头碎屑1g |
清水2ml |
37℃ |
10min |
碘液1滴 |
|
② |
馒头碎屑1g |
唾液2ml |
37℃ |
10min |
碘液1滴 |
未变蓝 |
③ |
肉末1g |
唾液2ml |
37℃ |
10min |
碘液1滴 |
未变蓝 |
④ |
馒头块1g |
2唾液ml |
37℃ |
10min |
碘液1滴 |
变蓝 |
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①号试管加碘液后的现象是 。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 号试管作为②号试管的对照。
(3)②号试管与 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性消化,又能进行 性消化。
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小肠长约5—6米 |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
C.小肠壁有肠腺 |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 |
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 B.食道 | C.胃 | D.小肠 |
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状态。在消化道的哪个位置,脂肪滴呈B状态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胰液、肠液、胆汁 | B.胃液、胆汁 |
C.唾液、胃液、肠液 | D.肠液、胃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