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两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___,向乙瓶________。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__瓶。
(3)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瓶。
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加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石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
A.血液 | B.肺泡 | C.细胞 | D.气管 |
(4)在呼吸时,由于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 ;当 和 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5)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是 。
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下表数据:
气体成分 |
环境中的气体(%) |
呼出的气体(%) |
氮气 |
78 |
78 |
氧气 |
21 |
16 |
二氧化碳 |
0.03 |
4 |
水 |
0.07 |
1.1 |
其他气体 |
0.9 |
0.9 |
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工。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 作用。
(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 ,说明空气中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较多。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了 ,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
右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 是 __________ 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__________ 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__________ 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毛细血管壁和 __________ 壁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右图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如果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右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
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 ,向乙瓶 ;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
(3)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瓶。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