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综合题
初中生物

2015年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这一反射活动属于         。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     (填代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下图中甲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乙是人体部分代谢过程模式图,丙是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A]与[B]、[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填数字)。若医务人员将药物注射到病人的上肢静脉中,则药物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排序)。
(2)在乙图中进行过程①和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过程③和④表示的是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___________的通畅。
(3)在丙图中,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成分主要有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            等物质。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
(4)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结合状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泰安市十大名优农产品“新泰黄瓜”,清脆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新泰黄瓜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上市较早。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播种后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的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物理光学的有关知识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产生了疑问,既然日光由红、蓝、黄等七色光构成,那么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同吗?带着这个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广泛查阅资料,得知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量最大。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来探究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选择一棵生长旺盛的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红色、蓝紫色、黄色半透明玻璃纸和不透光的黑纸剪成相同形状的小纸片。(注:某种颜色半透明玻璃纸只允许该种颜色单色光透过)
③将这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
⑤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实验部位颜色变化。
请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菜农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了黄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贵有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下列一些学习方法:

(1)图表归纳法。
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图1、图2,然后回答问题:
①图1可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其中B可代表____;图2中的空格内需填____。
②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实现的。
(2)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课外看到两则材料:
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2000次以上才可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此材料说明:____。
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
此材料说明:____。
(3)实验探究法。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1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①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②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进行对照实验。
③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 、E 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 、c 、d、e 表示相关的物质;①、②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进入[B]是依靠          完成的;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          ,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填器官名称)。
(3)若E 为泌尿系统,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d]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E 系统形成尿液过程中            生理过程有局限性。
(4)在今年的尼泊尔地震中某一伤员腿部受伤,鲜红色的血液喷射而出,为防止流血过多医生迅速在伤口            (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
(5)在                的调节作用下,A、B、C、D 等各个系统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分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进入系统A的动力来自肌间肌和       的收缩和舒张.③进入循环系统后依靠血液中的红细胞来运输,最终在组织细胞
          处被利用.
(2)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B系统后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         
(3)物质⑥可通过肾脏器官中的           重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检查C中发现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你认为可能是图中肾脏的        发生病变所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理过程“1”是通过            实现的。
(2)淀粉b 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葡萄糖,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             
(3)液体c 的形成,需经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4)小华的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医生给他开了消炎药物治疗,请问小华口服消炎药物到
达其患处要经过“B”                   次。
(5)写出图中表示的人体排泄途径                 (少一项不得分) 。
(6)某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颈椎受伤导致高位截瘫,以针尖刺其下肢上的皮肤,该伤者会感觉到疼痛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

(1)根据左表中数据分析,样品C是        
(2)据右图分析,肾单位由           组成。(填图中序号)
(3)在右图中,由于过程﹝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得样品       变成样品      
(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5)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种做法         (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纯种非甜玉米与纯种甜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结果如下表,请据题意回答:

(1)由此图可知,玉米的传粉方式属于            
(2)甜与非甜性状中,        是隐性性状。
(3)用D表示显性性状,用d表示隐性性状,则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中胚的基因组成为        
(4)若将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行授粉,所结的玉 米粒共收获了100粒,从理论上推测,非甜的应有           粒。
(5)A株玉米果穗上结出了非甜玉米粒,这种现象叫              。生物界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肺部,在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含氧较少的       转变成含氧丰富的       
(2)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       ,由肌细胞组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    ]左心室流出,最后汇集到[    ]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通过该循环,氧气到达组织周围毛细血管,经气体交换进入⑦       参与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在血液运输的过程中,氧气由红细胞中的   携带。若该物质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将会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这种病症称为       。可建议得该病的人在饮食中多吃含蛋白质和     丰富的食物。
(4)东东同学不小心,右手的一个手指划破后,伤口出现了红肿。为了消炎,医生在这位同学的左臂注射了青霉素。请问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哪个腔?  (填序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血液流经肾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尿素中的哪一项?甲        ;乙       
(2)[B]        内的液体叫       
(3)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图中甲细胞是       。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3)复方丹参含片是一种含化剂,其有效成分能自人体舌下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效成分吸收全、起效快,三分钟迅速解除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状,在临床应用中适用于急救、治疗和保健。该含化剂最终通过            进入心脏。(填血管名称)
(4)除A外,人体生命活动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下图为三组果蝇的交配方式及产生后代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是根据______组翅型的遗传过程判断出来的。
(2)甲组中,后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___             _;丙组中,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甲组中,产生残翅后代的机会为_   __;丙组中,产生残翅后代的机会为_     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6 ]内的血液达到心脏时,首先流入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图中[5]内的血液比[4]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系;[3]内的血液比[2]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3)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肺完成        过程。气体进出结构[1],在此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Ⅰ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代码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数码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Ⅱ表示该植物一昼夜(0—K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请分析回答:

(1)在图Ⅰ中,甲表示的结构是            ,①表示的物质是        ;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         
(2)在图Ⅱ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段(填图中代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段(填图中代码);在BF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3)分析图Ⅱ曲线,可以推测: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分布在叶片表皮上的部分           会关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