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世界
高中历史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杜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对不离的国际经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要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

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

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

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

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