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摘自《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阐释》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外国人的在华办报活动
(2)结合史实举例说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在政治、思想的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
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
请回答:
(1)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
(2)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
(3)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
(4)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
B.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 |
C.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 |
D.发出《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 |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化的有①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使用 ②利用有线电报传递信息 ③通过报纸阅读新闻、评论 ④见面称“先生”,行握手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
①拘谨、保守 ②美观、适体 ③呆板、等级森严 ④方便、平民化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一政策
A.说明政府关心人们 | B.体现民主共和精神 |
C.跪拜、作揖礼节不受欢迎 | D.鞠躬、握手等礼节受追捧 |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第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自办的第一家航运公司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②中国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③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是北京—天津航线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南京
⑤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冯如制成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对以下四份报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与④代表不同的政治派别 |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与④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
C.新中国成立后,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舆论阵地 |
D.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 |
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 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② “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 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A.① ② ③ | B.② ③ ④ | C.① ③ ④ | D.① ② ③ ④ |
服饰的变化是历史的缩影。下列服饰中,被认为是20实际二三十年代青年人中有文化教养象征的是
A.西装 | B.中山装 | C.学生装 | D.列宁装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 | 唐胥铁路开通 | B. | 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
C. | 《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 D. |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