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关系亲密 感情亲切 雨水充分 光线充足”搭配完全正确。 ( )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是一个比喻句。 ( )
(3)《与象共舞》一课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概括总结的方式。 ( )
(4)季羡林先生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开满鲜花的情景,表达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 )
(5)《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这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第二篇他写的文章。 ( )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句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又呼应了课题,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
(2)“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 )
(3)“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4)“置身这座宾馆,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金钱的魔力》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
(2)《“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不仅作了正面描写,还从侧面进行了描写。( )
(3)《临死前的严监生》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
(4)《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反映了嘎子爱淘气和爱打架的特点。( )
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王熙凤表面是在称赞林黛玉,实际是在奉承贾母。( )
(2)“仿佛很占了上风”含有“其实并没有占上风”的意思。( )
(3)对“两茎灯草”中的“茎”的正确理解是草茎。 ( )
(4)“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句中的两个“白”意思相同。 ( )
(5)“我看你这样的大阔佬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托德说的是反话,意在挖苦“我”根本没带钱。 ( )
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你做完作业没有”?“没有。”这是反问句 。 ( )
(2)、“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句话中的人物是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 )
(3)、严监生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 )
(4)、《金钱的魔力》选自英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
在正确的选项后打上“√”。
(1) 杨万里是唐朝著名诗人,是南宋四家之一。( )
(2) 杨万里是宋朝著名诗人,是南宋四家之一。( )
(3) 王安石不仅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 )
(4) 王安石不仅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 )
在正确的答案后打上“√"。
1.三峡是瞿塘峡、巫峡的总称。( )
2.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 )
3.神女峰是巫山十二峰中最高的山峰。 ( )
4.朝云峰是巫山十二峰中最高的山峰。 ( )
5.人们常说“夔门天下雄”。夔门,又名瞿塘关,位于巫峡。()
6.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三峡水库,位于西陵峡。( )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正太郞捉了一只小狐狸。 ( )
(2)“他想,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 —— 妈妈 —— 这小狐狸多可怜呀”这句话是心理描写。( )
(3)大狐狸叼着鸡是为了吃掉它。 ( )
(4)正太郞从悬崖边上摔了下去,大狐狸救了他。 ( )
(5)“金色的脚印”含义是:正太郞放了小狐狸,阳光照在他踏出的足迹上,闪出了金光。( )
(6)读了这篇文章,我被老狐狸对儿女的爱感动了。 (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果有杨梅”的意思是“果然其中有杨梅”。( )
(2)打电话啰唆虽然费时,但是要办的事情能交代得更清楚。( )
(3)“我在长安街上碰到一个拿起电话来打个没完没了的人”可缩写成“我碰到人”。( )
(4)只有杰奎琳才是保住蜡烛里秘密的功臣。(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3%)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
(3)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
我能辨真假。正确的打“√”,错误的“×”。
①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
②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
③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④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讲原因,后句讲结果。( )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怀念。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 )
(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3)《白杨》一文中爸爸两次沉思,第一次是爸爸想过去,想自己。第二次爸爸是想子女,想未来。( )
(4)《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
(1)《白杨》一文中爸爸两次沉思,第一次是爸爸想过去,想自己。第二次是爸爸想子女,想未来。( )
(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3)《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4)“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是比喻句。( )
判断。正确的打“√”。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