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文言文,先填空回答,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一个 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根据原文填空。
(1)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 ) ,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 ,此不为( ) ?” ----《两小儿辩日》
(2)( ), 敬业奉公宠辱不惊。
课内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善( ),钟子期善( )。伯牙( ),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 )兮( )!”( ),钟
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
伯牙谓( ),乃( ),终身( )。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发生在 和 之间
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是 把他们联系在了一
起。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来说就是 。
(3)用“ ”画出文中听者听到琴声而引发联想的内容。
(4)文中有两个字在现代都可以解释成“想”的意思,这两个字是
和 。
(5)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 ,人们常 用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不复鼓。(节选自《伯牙绝弦》)
(1)根据原文填空。
(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赞叹 B、擅长、善于
“善鼓琴”中的“善”是( )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 )之义。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的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善哉, !”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
(5)给这句话用“∕”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鼓者的知音。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祁(qí)黄羊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于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大王问我谁可以担此重担,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信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一)用“___”画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落下毛病(lào luò) 统帅(suài shuài)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推选,选举;④举人的简称;⑤提出;⑥全;⑦兴起;⑧抬起。
(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 )
(2)文天祥举兵抗元,各地百姓纷纷响应。 ( )
(3)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 ( )
(4)在这次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他一举夺魁。 ( )
(5)你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吧。 ( )
(6)在这里,小胡举目无亲,他感到很孤单。 ( )
(三)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替代( ) 担当( ) 慎重( )
(四)下列每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 解狐是杀你父亲的仇人。 ( )
(2)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事关国家安危,我怎能不慎重呢?( )
(3)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谁说这个重任非祁午莫属呢? ( )
(五)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祁黄羊两次举荐,第一次举荐,悼公感到意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荐,悼公感到意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悼公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以公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回音壁。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入日——
河——
(2)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3)画线句子富有想象力,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你所读的神话或寓言中有没有也能体现这种想象的,请举一两例。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课文回音壁。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遽契其舟,曰( )
④求剑若此(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用“/”画出该句的停顿。
(2)本文选自 朝 的作品 (1.5分)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甚: 诣: 乃: 示:
(4)联系上下文填空。(1.5分)
① 为 设果。
② 孔指 以示儿曰……
(5)从杨氏之子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孩是一个 的人。小孩回答妙在何处:
(2分)
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廪食以数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文,根据注解回答问题。
矛盾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无莫能陷也。俄尔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我知道有个成语出自这则寓言故事: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人有鬻矛与盾者。 |
B.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D.其人弗能应也 |
(3)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你能举例吗?
品词析句子。
(1)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2)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进出出,寻了这一个洞天与诸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读上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句的含义。说一说石猴能成为猴王,凭借的是什么?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文中加点字“走”的古义是_____,今义是__________。
(2)下列各句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跟着太阳跑,追赶上了太阳。)
B、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
C、化为邓林。(变成了一片桃林。)
(3)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运用了什么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细品(先用“/”画出文言文的节奏,再说说全文的意思)。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①匠伯:即匠石,②杙(yì):小木桩,用来系牲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絜之百围 絜:丈量
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 辍:中止
C.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适河 适:适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也而有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几死,乃今得之 而后乃今将图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
②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译文:
③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译文:
回答问题。(抄文中的句子)
(1)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是怎样向老子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