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躲藏( ) 光临( ) 勉励( ) 充分( )
请概括第2段的意思
写法感悟
第一段突出一个“____”字,侧重写人物的____,让读者可感受到作者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装”字,着重写人物的______和_____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_的心情。
5.写出4个热爱读书的成语。
读完短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笔生花
有人说:信任是一条纽带,它可以拉近师生的心,邻里的心,两三代人的心;信任是一团火,它可以使人充满自信,充满向上的热情,促使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自定题目,围绕“信任”这个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阅读《摆渡的老哑巴》回答问题
那河,蜿蜓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 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接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
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
“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 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 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做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 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 会挨骂的。正在这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 地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 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 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 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 伯伯,谢谢您!”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蜿蜒 ( ) 蹒跚 ( ) 利索 ( ) 尴尬 ( )
第二段是外貌的描写,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进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共写了几件事?请为每件事取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摆渡老人的称呼有何变化?这表明了“我”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篇文章,相信你也被老哑巴的行为感动了,联系本文中心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 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学者有四失》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 ②多:学得过多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失则多,或失则易,
然后能救其失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心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而且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心愿。现在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成长的桥(节选)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 ?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委屈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我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像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了重大转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地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缓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我知道是为了什么?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通知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居然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标点改错:(文中有三处标点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 )
(2)后来听说:( )
(3)我知道是为了什么?( )
皮皮鲁是 童话中的人物,妹妹叫 ,舒克与贝塔是两只可爱的_ __
列举父母为你所做的、影响你的行为例子_______,_______。
“成长的桥”的本体 。
作文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但领略了各种形式的艺术美,还学会了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请你根据欣赏过的音乐或名人画作,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300—500字即可。
读下面短文,并完成练习。
一个巴掌也能拍响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着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着:“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呀?”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着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着:“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得响。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仍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呼唤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那一届奥运会上,他成为当时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女人,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的不能行走。
“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文中说“她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这里的“暖流”指的是什么?
照样子写句子。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借助下面的注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有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夺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啸。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助于河。
【注释】发鸠:山名。柘木:既柘树。焉:在那里。其状:它的形状。文首:头上有花纹。喙:鸟的嘴。其名自啸: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故为精卫;所以变成精卫鸟。以堙于东海:用来填埋东海。
这个故事也叫( )
用你的语言写一写精卫鸟的外形。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写一写你读了这句话后脑海里浮现的景象,并写出你的感想。
习作
(一)、小练笔要求数字50—100之间
学习语文,不仅体现在课内,也体现在课外。有些同学做得很好,平时留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语言,坚持课外练笔,把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你在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请介绍一、两种好方法。
(二)你喜欢小动物吗?你看到或者听到过身边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吗?你认真观察过动物吗?从电视或者其他媒体中获得过关于动物的感人故事吗?请你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要求生动感人,文通字顺。题目自拟。
仔细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下列各题。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一天,他在做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他给它取名“阿弟”。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一只老狼带着十三只狼包围了小木屋。几个小时后,他的子弹打光了,眼看厄运就要降临。突然,他看见老狼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他呼唤它。“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他离开后仍然如此。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这是谁的过错呢?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划“——”
(1)刹(chà shà )那间 (2)怯怯(què qiè )地
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
(2)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
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用“——”线画出来。
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仔细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常常( ) 唯一( ) 慈祥( )
用文段中“尽心尽力”这个词语造句。
尽心尽力: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描写的角度看,该文段主要是对老人的______方面的描写,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的心情。
文段后面说“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发挥想象,写出这时作者内心会想些什么?
习作
用一两件事接受自己的小伙伴。
要求:(1)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2)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阅读《三味书屋》回答问题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jì niàn guǎn( )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yǐ zi( ),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候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得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sōng chí( )地奋斗了一生。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默读第二自然段,填一填。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