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问题:
(1)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燕、韩、______、魏、______
(2)列举三个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3)列举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4)举出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国家。
(1)下图反映了当时什么政治局面?结束这一局面完成统一的是图中 ____ 国(填图中字母代号)
(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历史故事。请将下列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直线连起来。
卧薪尝胆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吴越争霸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3)根据这段时期的历史史实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①统一后的国家统一用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 )
②统一后的国家统一使用大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 )
③统一为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请你先仔细观察下面的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然后回答:(共8分)
(1)从春秋到战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哪些特点?
(1)变化:
(2)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 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1)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哪一次战役?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一:大道行于天下时,天下是天下人的所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讲究诚信,重视和睦……现在,大道已经衰微,天下已经成为一家一姓的私产……
材料二:周平王继位,把都城迁到洛,以避开犬戎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
材料三: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也发生了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道指的是什么制度?到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了变法,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黄酒一壶香万里,文心一脉续千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酒与绍兴山水
(1)糯米和水酿,黄酒美名扬。请结合材料一分析绍兴黄酒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二:酒与绍兴名人
时代 |
越地名人 |
名人酒事 |
名人事迹 |
春秋 |
勾践 |
投醪劳军破昊国 |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昭雪亡国之耻. |
东晋 |
曲水流觞写《兰亭》 |
创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
贺知章 |
金龟换酒会李白 |
创作《回乡俩书》,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
|
近现代 |
鲁迅 |
漏船载酒泛中流 |
(2)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填空。
材料三:酒与绍兴发展
"老绍兴,醉江南"。绍兴人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满月酒"寿酒""上梁酒"开业酒扎…"酒成为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重建绍兴水城",保护水质,提升黄酒品质;通过举办黄酒节、筹建黄酒文化园等举措,发展黄酒产业,彰显绍兴酒文化的特色。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市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识图题。
(1)战国七雄是指:1. 2. 3. 4. 5. 6. 魏7. 。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每空1分,共4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初期产生了什么效果?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意思同“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意思同“争霸战争”),周天子弗(意思同“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战争事例各一例。依据材料指出,针对“诸侯更相诛伐”的分裂争霸乱局,秦始皇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于哪一朝代?举例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之初,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春秋战国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齐桓公”生活在什么时期?依据材料一回答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该变法在哪个诸侯国实施?
(3)材料二的内容中哪项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
(4)这两次改革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
综合题((1)(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每格1分,共8分)
(1)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
围魏救赵 |
A |
卧薪尝胆 |
③ |
纸上谈兵 |
① |
武王伐纣 |
E |
退避三舍 |
② |
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
H |
破釜沉舟 |
F |
减灶计 |
B |
① ② ③
(2)A孙武 B韩非子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儒家 E道家 F墨子
人物 |
学派 |
主要思想 |
① |
法家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老子 |
② |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
③ |
兵家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孔子 |
④ |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
⑤ |
墨家 |
主张“兼爱”“非攻” |
(2)① ② ③ ④ ⑤
(3)第(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
试题篮
()